資料來源:114-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50頁
預算機關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97,513,000 元(
計畫內容
1.陸運及港灣設施防災技術研究計畫:   (1)辦理「鐵公路、橋梁及港埠設施檢測技術研發」4/4     。   (2)辦理「港灣海氣象調查與航安科技發展」4/4。   (3)辦理「港灣環境災防創新應用研究」4/4。 2.海空運輸系統智慧化應用與效能提升科技研發計畫:辦  理「海空運輸系統發展與營運效能提升」3/4。 3.運輸部門深度減碳與調適研究計畫:辦理「運輸部門溫  室氣體減量與調適研究及決策支援」3/4。 4.辦理「無人機於交通領域創新應用之整合測試計畫」:   (1)辦理「無人機偏鄉物流運送商業驗證計畫」。   (2)辦理「無人機在交通領域應用發展與人才培育策略     之研究」。 5.智慧道路技術應用與運輸效率升級計畫:   (1)辦理「應用影像辨識技術開發市區客運風險分析工     具1/2-需求分析與功能架構規劃」。   (2)辦理「人工智慧號誌控制精進-多任務強化學習」     。  
預期成果
1.陸運及港灣設施防災技術研究:   (1)在「學術成就」方面,預計完成論文5篇,研究報告     15本,辦理學術活動1場,技術活動2場,資料庫2項     。   (2)辦理地工織布橋基保護工法之成效評估及技術指引     ,提供橋管單位橋基保護施政之應用,以提升橋基     抗沖刷能力。辦理透地雷達應用於省道養護巡查之     研究及公路邊坡檢測相關研究,研發公路養護及防     災調適技術,提升公路基礎設施的韌性。進行臺灣     地區大氣與水下腐蝕環境調查及應用新興科技於港     埠設施巡查檢測研究,以提供港埠維護管理之應用     。   (3)維運商港長期海氣象觀測系統,提供港區即時觀測     資訊及長期統計年報,整合海氣象觀測與船舶航行     安全模組,並以水工試驗探討湧浪對港池靜穩影響     ,以及優化港區設施影像智慧辨識檢監測技術,提     供港區環境分析與安全管理方案,做為港埠建設規     劃、航行安全及營運管理之應用。   (4)港灣環境資訊服務介面優化,整合港灣海象監測、     模擬技術及多元開放數據並加值應用,提供即時、     穩定且正確之資訊服務;強化港灣海象模擬技術,     建置臺北海域海象模擬模組;應用影像自動化監測     技術,發展防波堤越波判釋技術模組,並進行數值     模擬,提供港埠即時及預測資訊,提高防災應變效     能。 2.海空運輸系統智慧化應用與效能提升科技研發計畫:   (1)在「學術成就」方面,預計完成報告2本,養成研究     團隊2個,辦理學術會議2場。   (2)完成貨櫃航運業雙軸轉型能力之調查與研析,以及     完成適用於我國的雙軸轉型解決方案架構及策略研     擬。   (3)完成國際標竿機場推動經驗蒐整研析、我國環境永     續相關法規與機場發展現況蒐整與盤點,並完成發     展課題研析。 3.運輸部門深度減碳與調適研究計畫:   (1)在「學術成就」方面,預計完成研究報告1本,指引     手冊1本,辦理專家會議3場,教育訓練2場。   (2)精進運輸部門2050年淨零排放評估模型功能。   (3)辦理第3期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草案)     研訂作業。   (4)完成鐵道系統強化調適能力之作為與指引(高鐵與臺     鐵),提供鐵道設施權管機關(構)推動調適工作之參     考。 4.無人機於交通領域創新應用之整合測試計畫:   (1)在「學術成就」方面,預計完成論文2篇,研究報告     2本,辦理相關座談研討活動2場。在「技術創新」     方面,完成無人機偏鄉及離島物流運送商業驗證1案     。   (2)在無人機偏鄉物流運送商業驗證方面,辦理偏鄉及     離島地區無人機物流運送服務之系統驗證,並完成     商業模式營運驗證。同時與國內產業界合作,推動     無人機載具、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之技術驗證。   (3)在推動無人機在交通領域應用與人才培育方面,協     助無人機在交通領域各項應用實際落地,推動業務     需求與產業銜接協助;並辦理人才培育及國際交流     活動,鼓勵基層人才投入無人機領域。 5.智慧道路技術應用與運輸效率升級計畫:   (1)在「學術成就」方面,預計完成論文2篇,研究報告     2本,辦理相關座談研討活動2場,人工智慧強化學     習號誌控制模型2項。   (2)在「應用影像辨識技術開發市區客運風險分析工具(     1/2)-需求分析與功能架構規劃」方面,奠基於近     年已逐漸發展成熟的各項智慧車載系統,及本所110     -113年度「應用人工智慧分析技術探勘高風險路段     」4年期研究開發之國道客運行車異常事件影像辨識     技術及安全管理分析方法,進一步擴展至市區環境     ,開發適用於汽車運輸業者於市區環境下的影像辨     識技術與安全管理分析方法,建立相關管理指標,     以及建立可納入安全管理系統之可行機制,並建立     我國汽車運輸業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各種資料     分析技術應用至安全管理之發展藍圖,提供汽車運     輸業者、設備平臺產業及監理機關參考應用,協助     提升汽車運輸業安全。   (3)在「人工智慧號誌控制精進-多任務強化學習」方     面,延續111至113年度在人工智慧號誌控制研發成     果,發展都會區多時相組態之多目標強化學習號誌     控制模型,及其模型構建與訓練學習,藉由模擬模     式來探討多時相組態的多目標強化學習模型通用化     可行性及其限制。同時探討人工智慧強化學習在緊     急車輛運行與行人等路口通行的應用可行性與作法     ,以及進行國家級號誌控制實驗場域概念導入之評     估與含維運機制在內之規劃。成果可提供道路主管     機關參考應用,以提升都市路網運作效率與交通安     全。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4預算
01 陸運及港灣設施防災技術研究計畫 辦理「陸運及港灣設施防災技術研究」計畫。(
一)計畫工作內容包括:鐵公路、橋梁及港埠設
施檢測技術研發、港灣海氣象調查與航安科技發
展、港灣環境災防創新應用研究等三項細部計畫
。(二)本計畫總經費186,526千元,分4年辦理,
期程自111至114年度,截至113年度已編列136,2
75千元(111年度42,442千元、112年度45,591千
元、113年度48,242千元),114年度預計編列50,
251千元。(三)本年度編列業務費36,271千元、
設備及投資13,980千元,辦理各細目計畫研究工
作。
1.業務費36,271千元:
 (1)教育訓練費208千元:
   <1>派員參加國內公私立訓練機構研習等費
     用100千元。
   <2>港灣水工模型試驗或新型海氣象觀測設
     備等實地訓練與應用操作研習108千元。
 (2)通訊費1,600千元:電話費及網路數據通訊
   費等。
 (3)資訊服務費8,535千元:
   <1>網路系統、伺服器、防毒維護、電腦軟
     、硬體維護等1,650千元。
   <2>網路資通安全、SOC資安監控及資訊網站
     系統維護1,245千元。
   <3>船舶與海氣象整合資料庫應用模組維護
     850千元。
   <4>海氣象預測模擬系統之維運與精進2,300
     千元。
   <5>港灣環境資訊系統維護與精進2,100千元
     。
   <6>港灣環境資訊系統租用雲端機房390千元
     。
 (4)按日按件計資酬金650千元:辦理相關研討
   會及研究計畫審查出席費、稿費、鐘點費
   等。
 (5)委辦費5,900千元:
   <1>透地雷達落實應用於省道養護巡查之研
     究2,600千元。
   <2>港區影像智慧辨識技術之研究(3/3)-載
     具感測與通訊即時分析技術發展1,800千
     元。
   <3>應用影像智慧化技術判釋海岸公路及防
     波堤越波研究(4/4)-浪襲影像判釋自動
     化及數值模擬預警1,500千元。
 (6)物品3,963千元:
   <1>研究所需警告燈、編織繩、浮球、水泥
     塊、錨鍊、試驗架、資料傳輸纜線、燃
     料用油等相關耗材2,229千元。
   <2>辦理平面及斷面水工模型試驗所需相關
     耗材600千元。
   <3>試驗材料、工具、零組件、化學藥品、
     外業調查用品、橋梁現地沖刷及邊坡檢
     測等相關耗材455千元。
   <4>購置中、西文期刊、海圖、文具紙張、
     資訊耗材及汰換辦公桌椅等其他非消耗
     物品679千元。
 (7)一般事務費6,055千元:
   <1>各項專題研究報告、成果報告等印刷費
     用755千元。
   <2>研究、試驗廠棚設施內外環境清潔及綠
     美化工作1,750千元。
   <3>現場調查、試驗與檢測等業務駕駛、場
     域門禁保全、港灣季刊報告彙整、會議
     室管理、公文桌登記及資料彙整建檔與
     聯繫等其他事務性工作2,050千元。
   <4>橋基保護工法試驗橋址地形拍攝工作100
     千元。
   <5>水工模型鋪設及試驗量測工作400千元。
   <6>蒐集購買港區衛星影像資料、衛星資料
     套繪、校準與驗證等工作1,000千元。
 (8)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7,863千元:
   <1>國際及國內商港海氣象觀測系統、試驗
     室量測儀器、近岸漂沙監測系統等檢修
     、維護費用5,624千元。
   <2>花蓮港港池靜穩及商港即時影像監測設
     備維護費用280千元。
   <3>電化學儀、純水製造機、離子層析設備
     儀、橋梁水工試驗設備、大氣與水下金
     屬材料腐蝕環境調查現場試驗設備等維
     護費用1,050千元。
   <4>試驗廠棚結構及外牆防蝕補強、試驗平
     臺作業車設施、抽排水設施、試驗環流
     系統、電力系統、昇降及消防設備等設
     施維護費用909千元。
 (9)國內旅費1,400千元。
   <1>辦理外業試驗及出海收放儀器作業600千
     元。
   <2>辦理腐蝕環境調查及水質取樣、橋梁現
     地沖刷調查、公路邊坡現地作業、港灣
     構造物劣損調查及相關資料蒐集500千元
     。
   <3>奉派出席會議及現地會勘相關旅費300千
     元。
 (10)國外旅費97千元:參加運輸技術與港灣環
    境相關研討會議。
2.設備及投資13,980千元:
 (1)機械設備費6,800千元:
   <1>國際及國內商港海氣象觀測即時傳送監
     測系統(含波浪、海流、風、潮位儀器、
     傳輸及附屬設備)5,850千元。
   <2>大氣與水下腐蝕環境調查研究之離子層
     析儀零件及現場檢測儀器等汰換150千元
     。
   <3>平面及斷面水工模型試驗用儀器設備汰
     換及購置800千元。
 (2)資訊軟硬體設備費6,780千元:
   <1>個人電腦、網路交換器、伺服器等相關
     週邊設備汰換995千元。
   <2>防毒軟體、郵件伺服器軟體、作業系統
     等相關電腦應用軟體更新485千元。
   <3>港灣環境資訊系統、海象模擬資訊系統
     、資訊機房伺服器、工作站、儲存陣列
     硬碟櫃及與資安相關週邊設備汰換及購
     置1,320千元。
   <4>港灣環境資訊系統、防火牆、資料庫、
     政府組態機制、資通弱點通報、資安及
     數值模擬相關應用軟體更新1,580千元。
   <5>船舶監控、海氣象資料統計系統模組優
     化及設備新增汰換1,400千元。
   <6>港區海氣象觀測作業之數位化管理資訊
     系統優化1,000千元。
 (3)雜項設備費400千元:研究大樓、試驗廠棚
   及港灣環境資訊電腦機房雜項設備汰舊換
   新400千元。
50,251,000
2000 業務費 36,271,000
2003 教育訓練費 208,000
2009 通訊費 1,600,000
2018 資訊服務費 8,535,000
2036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650,000
2039 委辦費 5,900,000
2051 物品 3,963,000
2054 一般事務費 6,055,000
2069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7,863,000
2072 國內旅費 1,400,000
2078 國外旅費 97,000
3000 設備及投資 13,980,000
3020 機械設備費 6,800,000
3030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6,780,000
3035 雜項設備費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