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5-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50頁
預算機關
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146,640,000 元(
計畫內容
1.作物育種及栽培利用技術研發:   (1)開發甘藷常溫餡料加工技術;建立山藥塊莖品質及     尿囊素儲藏穩定性評估;開發北部地區高粱淹水逆     境下致災氣象參數與減損資訊建立;建立北部地區     大宗作物水旱輪作產區小尺度灌溉模式優化與應用     ;開發新竹原鄉作物高值化加工技術開發;北部地     區水稻田碳排係數建立;建立新竹縣青農農業剩餘     資材加值及循環應用模式;影像或光譜元件技術收     集水稻耐旱數位資料及建立指標。   (2)協助國家種原庫進種源繁殖及性狀調查;進行簡易     塑膠布溫室葉菜栽培高溫防護技術驗證及效益評估     ;進行葉菜產區導入防護型設施生產技術模組因應     強風、豪雨與高溫逆境之成本效益評估;進行運用     數位育種技術加速青梗白菜耐高溫及機械採收育種     。   (3)建立溫室光電板裝設指引-以香莢蘭為例;建立綠竹     優良品系組織側芽培養再生系統,草莓桃園1號癒合     組織培養再生系統;應用物聯網感測技術於蝴蝶蘭     灌溉指標之建立;建立茶花花期調節及矮化栽培技     術;應用SSR分子標誌強化聖誕紅品種鑑定技術;建     立果樹修枝廢棄物循環利用於天麻栽培系統之技術     。 2.作物生產環境技術研發:   (1)建立北部地區耕土壤碳匯資料庫建置;建立北部地     區水稻及桶柑栽培生物炭施用技術及利用纖維分解     菌將綠竹粉碎物現地處理技術,建立北部地區有機     農場菜葉循環示範場域及北部地區農業GIS土壤調查     應用資料庫。   (2)開發設施葉菜快速田間餘熱去除之通風搬運車;整     序型葉菜移植及採收機之研發;青貯用甘藷莖葉採     收機開發;竹材高值化利用與綠色複合板材開發;     溫室番茄採摘與管理之自主移動機器人系統開發驗     證場域。   (3)進行新竹峨眉桶柑農業生態系長期生態監測調查;     開發木黴菌生物製劑防治苗立枯病;開發天然素材     番荔枝萃取物用於有機友善栽培葉菜類害蟲防治技     術;新型電擊式農業害蟲誘殺裝置之研發;物理性     防治資材應用至果樹關鍵害蟲防治。 3.農業推廣與農民輔導研究:   (1)促進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發展與輔導農民永     續經營之研究;北部地區創新部落農業旅遊經營模     式與文化價值再造;設施葉菜生產排程決策輔助系     統優化;強化北部地區農業從業人員農業循環意識     。   (2)農業淨零排放知識觀念推廣及碳足跡數位工具輔導-     桃園場;精準用藥智能助理服務-桃園場。 4.分場作物試驗研究:   (1)長壽花、梨、無子柑橘、低海拔甜柿及草苺等農作     物之育種。   (2)綠竹田間栽培水分管理及優良品系組織培養繁殖技     術之研究;繡球花及茶花栽培技術之研究;北部潛     力果樹適栽評估及甜柿與水蜜桃栽培技術改進之研     究-北部潛力果樹適栽評估;北部潛力果樹適栽評估     及甜柿與水蜜桃栽培技術改進之研究-北部地區無花     果及黃金果試種評估;草莓設施高架栽培管理及組     培繁殖技術開發-設施草苺種苗繁殖技術開發;臺灣     北部原鄉地區特有作物種原復育及應用。   (3)深化食農核心技術與健全環境推展研究。  
預期成果
1.作物育種及栽培利用技術研發:   (1)建立甘藷新品種「桃園4號-紫晶」示範場域1處;選     育基隆山藥高產量兼具耐旱品系1個,繁殖原生種恆     春山藥3個;建立北部地區高粱淹水致災減損資訊1     式;建立水稻及大豆小尺度需水量參數資料庫20公     頃;開發原鄉作物高值化加工技術1式;持續建立北     部地區水稻田碳排係數資料1式;組成2項農業剩餘     資源供應鏈,研發2式循環農業再利用產品及服務;     利用葉綠素螢光儀調查水稻乾旱情境表現之數位資     料1式。   (2)完成設施青梗白菜適宜機械一貫化補光育苗技術1式     ;試驗場域簡易塑膠布溫室整合性夏季降溫技術效     益評估1式;完成萵苣及蕹菜共20種原繁殖及性狀調     查;完成十字花科不結球白菜耐熱耐濕品種篩選,     推薦適栽品種2種;於農民場域建立高溫逆境防護技     術模組驗證場域1處;完成1式設施葉菜農場經營模     式分析及成本收益初步評估報告,作為後續模組建     構基礎依據;完成1式青梗白菜耐熱及機械採收指標     性狀初步評估報告,作為後續育種篩選依據。   (3)建立光電溫室香莢蘭栽培技術手冊1式;建立綠竹優     良品系側芽組織培養再生系統1式;建立草莓桃園1     號癒合組織培養再生系統1式;建立應用物聯網感測     技術於蝴蝶蘭灌溉指標1式;建立茶花修剪技術1式     ;建立聖誕紅SSR品種鑑定流程1式;建立果木枝條     粉碎、接菌前處理技術作業流程1式。 2.作物生產環境技術研發:   (1)建立北部地區耕土壤有機碳資料庫1個;建立北部地     區水稻及桶柑栽培生物炭施用技術及利用纖維分解     菌將綠竹粉碎物現地處理技術2項;建立北部地區有     機農場菜葉循環示範場域2處;建立北部地區農業GI     S土壤調查應用資料庫1個。   (2)完成設施葉菜快速田間餘熱去除之通風搬運車雛型     機1式;完成夾持式整序型葉菜收穫雛型機1式,及     配合此種收穫模式之菜苗移植雛型機1式;完成甘藷     莖葉採收機優化1式,粉碎後之物料可收集至太空袋     ,進行後續青貯利用;配合臺灣大學開發之巡場機     器人,進行溫室小番茄場域處理1式,包含栽培技術     及智慧化灌溉系統導入1式。   (3)農業生態系長期生態監測:完成第7年調查樣區(新     竹峨眉桶柑)農業生態系長期監測資料1式;完成2株     木黴菌潛力菌株劑型測試1式;天然素材番荔枝萃取     物於有機友善栽培葉菜類害蟲防治技術開發;完成     電擊式農業害蟲誘殺裝置開發及防治夜蛾類評估1式     ;完成物理防治器資材及技術應用策略擴散水蜜桃     成熟期關鍵害蟲防治1式。 3.農業推廣與農民輔導研究:   (1)建構設北部地區重要產業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     理)永續經營決策準則,辦理與ESG(環境、社會及公     司治理)有關專業教育訓練1場次,透過問卷調查、     產業輔導等機會,提升農民對ESG的理解和認知理念     ;探討北部地區創新部落農業旅遊經營模式,協助     部落設計或優化1條創新旅遊路線,並協助取得特色     場域認證或上架農業易遊網;提升設施蔬菜派工系     統作業技術優化1式,並建立各項派工工種與設施蔬     菜產銷智動化指標1式;透過技術座談、媒合活動及     聯繫會議活動機會,宣導農業循環概念,擴散宣導     人數累積350人次。安排教育訓練對象參訪具相關農     業循環功能之機關團體2場次。   (2)製作文宣摺頁透過分群分類宣導說明會、社群媒體     及持續訪視輔導農企業;利用網路社群媒體發佈淨     零排放相關資訊,提供消費者正確觀念;運用生成     式AI及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文獻,建立AI智能病蟲     害診斷及防治服務,降低病蟲害危害率。 4.分場作物試驗研究:   (1)透過長壽花誘變育種,獲得抗真菌性葉斑病變異株1     0株,建立抗病性早期選拔方法1式;草苺進行品系     觀察及品系比較試驗,篩選符合育種目標3個優良品     系。   (2)優化綠竹栽培水分管理灌溉模式1式、水分逆境生理     指數1式及綠竹優良品系側芽組織培養再生系統1式     ;完成評估繡球花「桃園1號-舞蝶」開花特性及花     期調節技術1式;研發水蜜桃溫網室栽培技術1式、     甜柿栽培水分管理灌溉模式1式;完成無花果及黃金     果物候期、果實品質及產量調查,完成於北部栽培     之可行性評估1式;進行海拔高度及種苗品質試驗調     查,建立設施草苺種苗繁殖技術1式;建立北部原鄉     地區米豆與長豇豆等友善環境耕作管理方法1式。   (3)開發食農栽培調適技術與套裝實作模組雛形5式;開     發食農場域適栽蔬菜繁殖技術模組1式,編撰教材2     項;建置植栽養護平臺整併病蟲害影像辨識系統1式     ;建立智慧堆肥系統堆肥濕度管理方式1式;開發都     會環境單元小面積蔬菜作物組合豐產的共榮栽培模     式2式;產出食農教學教具模組雛型1式;辦理食農     教育專業人員在職培訓課程1場次;導入食農創4項     新技術,建置示範場域1處。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5預算 114預算 114差異 114比例
01 作物育種及栽培利用技術研發 本分支計畫係辦理區域性農藝和園藝作物品種改
良與栽培管理技術改進,生物技術應用,作物採
後處理與加工技術等研發及示範推廣計畫。其中
投注於原住民族地區經費1,500千元。其內容如
下:
1.業務費54,797千元。
 (1)員工教育訓練費797千元。
 (2)水電費2,888千元。
 (3)郵電及網路通訊等973千元。
 (4)電腦及周邊設備軟硬體維修等2,225千元。
 (5)租用試驗場地及觀摩會活動車輛等租金1,0
   86千元。
 (6)公務車輛檢驗、牌照稅、燃料使用費、品
   種檢定及申請專利等520千元。
 (7)實驗室、貴重儀器及觀摩會活動等保險131
   千元。
 (8)遴用約用人員協助辦理田間試驗栽培、除
   草、施肥、採種、資料建置及調查等費用1
   7,208千元。
 (9)聘請專家學者講座鐘點費、稿費及出席費
   等125千元。
 (10)委託學校或試驗研究機構等辦理優化水系
    灌溉與糧食產區之乾旱韌性決策之研究等
    3,700千元。
 (11)參加學術團體會員會費28千元。
 (12)肥料、農藥、油料、試驗材料、圖書及電
    腦耗材等18,346千元。
 (13)印刷、清潔、工作服、雜支及清潔勞務外
    包費等4,640千元。
 (14)實驗室及溫網室維修等89千元。
 (15)試驗用搬運車、影印機等維修及保養1千
    元。
 (16)農機具與實驗儀器之維修及保養等383千
    元。
 (17)國內差旅費1,550千元。
 (18)運送農機具及試驗材料等107千元。
2.設備及投資2,280千元。
 (1)購置數粒機等2,180千元。
 (2)購置電腦等100千元。
57,077,000
2000 業務費 54,797,000 32,535,000 22,262,000 68.42%
2003 教育訓練費 797,000 164,000 633,000 385.98%
2006 水電費 2,888,000 1,927,000 961,000 49.87%
2009 通訊費 973,000 561,000 412,000 73.44%
2018 資訊服務費 2,225,000 1,212,000 1,013,000 83.58%
2021 其他業務租金 1,086,000 300,000 786,000 262.00%
2024 稅捐及規費 520,000
2027 保險費 131,000 139,000 -8,000 -5.76%
2033 約用人員酬金 17,208,000 16,045,000 1,163,000 7.25%
2036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125,000 79,000 46,000 58.23%
2039 委辦費 3,700,000
2045 國內組織會費 28,000
2051 物品 18,346,000 6,785,000 11,561,000 170.39%
2054 一般事務費 4,640,000 3,206,000 1,434,000 44.73%
2063 房屋建築養護費 89,000 89,000 0 0.00%
2066 車輛及辦公器具養護費 1,000
2069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383,000 3,000 380,000 12,666.67%
2072 國內旅費 1,550,000 2,005,000 -455,000 -22.69%
2081 運費 107,000 20,000 87,000 435.00%
3000 設備及投資 2,280,000 10,150,000 -7,870,000 -77.54%
3020 機械設備費 2,180,000 9,680,000 -7,500,000 -77.48%
3030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100,000 470,000 -370,000 -7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