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機關
農業部獸醫研究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175,610,000 元()
計畫內容
1.強化農業施政科研創新及產業擴散應用:
(1)利用動物疾病診斷實驗室提供種豬動物疾病檢診與
相關諮詢服務,進行種豬場重要感染病原監測及生
物安全防護措施建議,達成疾病早期預警,並進行
繁殖豬群及輔導豬場常見疾病免疫適期評估。
(2)評估使用抗生素替代物(例如益生菌)長期使用下對
於豬群在飼養過程當中,是否能影響豬隻群體的健
康狀況及豬體菌群中有害菌、抗藥性菌株的比例,
進而達到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效果。
(3)本研究擬取得牧場環境病原之分布資料,建立牧場
風險因子與病原分布之關聯,以期減少疾病發生率
,從而提升牛隻的整體健康狀況。
(4)以次世代微生物總體基因體定序方法,針對蛋雞飼
養場禽場糞便中雞傳染性華氏囊病、新城病、傳染
性支氣管炎等病原,進行完整之病毒分布研析。對
於素質較參差不齊之蛋雞場給予建議及輔導。
(5)與畜試所合作,應用雞隻飼料添加抗菌活性物質,
評估其對蛋雛雞生長效率及血液生化學研析。
2.建構農產品安全體系及強化檢驗效能:
(1)整合獸醫病理與病原診斷技術,針對臺灣經濟動物
與野生動物執行系統性剖檢與疾病檢測,建構診斷
資料庫,並針對珍稀保育物種進行死因分析,以強
化疾病監測與保育應變能量,落實防疫一體(One He
alth)策略下之動物健康監測體系。
(2)利用現有病原分離及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針對國內
防疫單位及民間後送水產動物病材檢診,進行水產
動物病原檢測及針對現況進行被動長期監測,以及
早期發現新入侵海外惡性病原及國內現有疫病之流
行趨勢。
(3)分枝桿菌感染症中最為重要的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牛
結核病,而非結核分枝桿菌常屬機緣性病原,故有
必要確認動物感染之種類,以供防疫參考。
(4)優化腸內菌科病原菌鑑定技術,聚焦於產志賀毒素
性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其可引發嚴重腎衰竭及出血性腸炎
,尤其O157:H7血清型最具威脅。牛羊等反芻動物為
主要宿主,可透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計畫將強
化相關之診斷、鑑定及分型技術,優化動物疾病診
斷流程與支援防疫政策制定。
(5)本計畫旨在推動獸醫科技之整合與應用,透過技術
盤點、研討會、訓練班與產學合作,強化動物疾病
診斷與技術推廣,解決服務體系分散、國際疾病挑
戰等問題。
(6)持續利用次世代及第三代定序儀進行禽流感病毒基
因體定序及分析;參與國際禽流感能力比對試驗;
分析臺灣2.3.4.4b分支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病
毒基因體重要位點。
(7)利用環境採樣與核酸檢測技術,對種禽場或孵化場
的環境進行特定病毒的檢測及空間分布的分析。
3.強化重要豬隻疾病檢診技術,維持豬瘟、口蹄疫清淨狀
態:
(1)建立豬隻病毒性疾病檢診技術,包含病原分離及分
子診斷學技術,應用於國內豬隻送檢病例之檢測,
以及調查國內豬場豬巨大細胞病毒流行率,藉以瞭
解國內豬隻病毒性疾病之現況。有效提升我國疫病
診斷之精確性,且監測資料可即時及正確協助主管
單位制定相關防疫政策及實施方法。
(2)進行豬隻病例之PCV3及PCV4核酸檢測;以ISH染色技
術進行PCV3致病機轉之研究。
(3)了解牛病毒性下痢病毒(BVDV)對豬的致病性,並
分析豬隻對BVDV與豬瘟病毒(CSFV)免疫的交叉反應
程度,強化兩種瘟疫病毒屬的區別診斷技術。
(4)採集豬場內之環境檢體,透過核酸檢測方法偵測PRR
S病原;針對檢測到之PRRSV序列進行親緣關係分析
。
4.持續精進實驗室檢驗技術,提供實驗室間能力比對服務
:
(1)完成第二屆亞洲區狂犬病抗原診斷能力試驗辦理,
並精進試驗抗原儲備與實驗室及活動辦理程序品質
,以持續且穩定提供能力試驗服務。
5.農業專業訓練與推廣之研究:
(1)針對動物用藥品檢定品質試驗人員辦理教育訓練、
調查相關訓練需求及服務滿意度。
6.動物用藥品檢定服務及驗證設施強化及檢驗技術研發:
(1)持續提升動物疫苗檢驗技術、動物用生物藥品檢定
服務、改善檢驗設施及加強安全衛生的管理。
(2)強化魚用疫苗檢定設施,並利用針對新興水產病原
,建立效力試驗評估模式。
(3)執行動物用基因重組產品設施對外服務、執行隔離
田間試驗環境品質管理、加強實驗動物照護及管理
、完備農方BSL-3實驗室之生物危害控制系統。
(4)執行動物用一般藥品品質技術文件審查與檢定工作
、維持實驗室認證系統、動物用GMP藥廠稽查、檢驗
技術研發及諮詢等服務工作,並持續改善檢驗設施
與加強安全衛生管理。
(5)盤點國內外藥典、VICH及先進國家法規對動物用藥
品口服固體劑型崩散度及溶離度檢驗標準,購置符
合藥典標準之崩散測定儀及自動溶離機,並進行IQ
、OQ、PQ驗證,建立口服固體劑型崩散測定及溶離
分析技術之能力。
7.重要傳染病快速診斷方法之研發:
(1)由於氣候變遷,新興水生動物疾病增加,研析可能
在我國發生之疾病,積極建立檢驗方法並輔導水產
業者培養生物安全養殖模式知能以遏止新興水生動
物疾病傳播。
(2)十足目虹彩病毒(DIV1)為近年台灣新興蝦病,嚴重
危害產業。 本計畫擬自歷年收集感染DIV1淡水螯蝦
及白蝦檢體,建立十足目虹彩病毒全基因庫,進一
步進行基因體比較與潛力抗原位置分析,以供未來
開發出DIV1診斷試劑,提供養殖場快速篩檢防疫本
病之用。
(3)由於全球氣候變遷,新興水生動物疾病增加,研析
可能在我國養殖牡蠣發生之疾病,積極建立檢驗方
法,配合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系陳淑美教授之牡蠣環
境監測計畫,對我國養殖牡蠣進行病原監測及分析
,以瞭解我國養殖牡蠣疫病現況,期及早發現病原
以遏止新興水生動物疾病傳播,提升養殖業者收益
。
(4)將臺灣田間非典型瘟疫病毒株E2醣蛋白塗佈於微量
盤,製備抗體檢測盤,同時使用表達E2的重組桿狀
病毒製備抗原盤或其餘蛋白的重組桿狀病毒製成抗
原盤,以篩檢與收集豬隻陽性血清與陰性血清;使
用E2蛋白製成檢測盤來檢測豬隻陰性血清與陽性血
清,設定與調整抗體陽性判定值。
(5)以豬隻血清測試所建立之矽尼卡病毒酵素結合免疫
吸附分析法方法;透過不同條件測試,優化矽尼卡
病毒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方法。
(6)培養PPR馴化疫苗株;使用培養出的PPR馴化疫苗株
,嘗試建立PPR病毒中和抗體檢測方法。
(7)水禽雷氏桿菌症具有高度傳染性及高死亡率,在台
灣水禽產業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本病病原血清型
別眾多,各血清型別間幾乎無交互作用,且各地區
流行之血清型別有所不同。本所2014~2023的調查發
現,台灣盛行的血清型已有變化,又市售之單價及
多價疫苗皆未涵蓋目前流行之血清型,因此有必要
開發涵蓋新血清型之菌苗。本計畫目的為確認新流
行血清型菌株致病性以及開發real-time PCR方式進
行菌數定量,以利未來菌苗開發與製造使用。
(8)研發檢測水禽小病毒抗體之ELISA,研發以簡便、安
定、敏感、特異性及兼具安全性之快速檢驗方法,
以利於田間水禽小病毒抗體之檢測。
(9)藍舌病病毒有27型,分布於全球中低緯度國家,目
前以血清學技術區分型別有實務上的困難。本計畫
擬以核酸檢測技術搭配次世代定序,發展能快速檢
測與區分藍舌病病毒血清型的平台。
8.動物用疫苗之研發、改良、製造與供應:
(1)完成水禽雷氏桿菌不活化菌苗、新城病病毒紅血球
凝集抗原及雛白痢診斷液等之製造與供應,以利疾
病檢測與緊急防疫之需。完成員工教育訓練、員工
健檢,以符合GMP動物藥廠製造規範。完成空氣污染
防治及水污染防治之各項檢測及業務稽查事項。
(2)由於不同細胞的營養需求不同及適應懸浮培養的難
易度不同,當實際進行懸浮細胞馴化時可以清楚地
發現馴化難易程度不同。因此在馴化時需要挑選合
適的細胞株、培養方法與條件、細胞培養基,補充
特定營養滿足細胞需求,經由添加保護劑或界面活
性劑,使細胞保持懸浮或降低血清含量的生長特性
。
(3)研發建構桿狀病毒表現載體表現豬第二型環狀病毒
蛋白,表現其蛋白、優化純化及動物實驗、期待能
使疫苗力價優化,提高疫苗之品質。
(4)本計畫不僅將淘汰高風險、維護困難的老舊設施,
亦將導入現代化高效率之製水與儲送系統,如RO系
統、WFI製造系統及自動消毒裝置,提升整體製程效
率與品質保證能力。此汰舊換新作業將強化本廠對G
MP法規之遵循程度,確保未來製劑生產品質安全,
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市場信任度,並使本所能
持續穩定地提供國內動物疾病防疫所需之生物製劑
。
(5)完成雞IL-1β之突變型序列設計、表現載體構建與
蛋白純化流程優化,並建立品質控制標準。完成突
變型IL-1β蛋白與新城病抗原免疫試驗,並建立免
疫反應評估指標並驗證其保護力。
9.開發臺灣動物產業新興疫苗及用藥:
(1)針對我國寵物用藥供需端進行調查,藉以掌握我國
寵物用藥需求與現況,協助政策研擬及研發投入決
策更具產業利用性與落地應用成效;持續建立繁體
中文動物用藥品相關語料庫與語言模型之比較與優
化。
(2)2015年在中國發生新型鵝小病毒,感染動物發育不
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新型的鴨源水禽小
病毒(MDPV)分離株也在番鴨身上發現,該病毒株基
因與鵝源水禽小病毒(GPV )有重組現象,在MDPV的
基因骨架上,於VP3插入GPV之基因,故又稱作重組
番鴨小病毒(rMDPV)。我國於2020年已發現rMDPV
流行的情況,雖然國內目前市面上有傳統水禽小病
毒疫苗可供使用,然而有文獻指出傳統病毒株疫苗
對於rMDPV的保護效果不佳,為解決新型水禽小病毒
對水禽產業造成之傷害,對其進行疫苗開發是有必
要的。本計畫擬開發新型水禽小病毒疫苗,以已知
流行的rMDPV為目標。
(3)進行禽流感反向遺傳H5Nx亞型疫苗於商用肉種雞及
土雞測試;研發N4單株抗體以作為後續DIVA應用;
進行不同日齡雞隻反向遺傳疫苗接種測試。
(4)為研發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新血清型15型不活化疫
苗,將申請疫苗試製許可與田間試驗許可,進行豬
隻的田間試驗。
(5)進行神經壞死病毒對石斑魚的毒力試驗,測試疫苗
對金目鱸及石斑魚安全性與保護效力測試。
(6)國內商品化疫苗對於國內所流行PRRSV病毒株的保護
性不佳,因此本計畫將針對國內所流行PRRSV病毒株
開發其有效之PRRSV疫苗。將針對114年所馴化之病
毒株進行不同佐劑試驗、安全性試驗與效力試驗,
期望能找出誘發高利價抗體之PRRSV疫苗。
(7)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建構出一株gE與tk雙基因缺損
之PRV重組病毒做為載體攜帶PCV2外殼蛋白(Cap)基
因,穩定表現PCV2 Cap蛋白並組裝形成具正確抗原
性之類病毒顆粒(VLP),以開發成為假性狂犬病毒及
豬環狀病毒雙價疫苗。而此計畫也可經由鑑定PCV3
外殼蛋白之抗原位,進一步發展成為假性狂犬病毒
及豬環狀病毒 (PCV2+PCV3)多價疫苗,將有助於豬
假性狂犬病毒與豬環狀病毒二型及新興的第三型病
毒之控制及疾病預防。
(8)執行動物疫苗量產製程與品質管控問題之分析與相
關研發、動物疫苗產品生產製程之改良、關鍵技術
之技術移轉、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動物用疫苗開
發、登記註冊輔導及人才培育等。
(9)開發烏魚具保護力之乳酸球菌疫苗,以有效控制乳
酸球菌症之疫情,並取代抗生素及化學藥物的使用
,減少細菌抗藥性問題及避免魚隻藥物殘留,提高
產量及烏魚子等品質,以達成優質魚養殖;疫苗生
產技術建立並測定疫苗之無菌試驗、安全試驗、效
力試驗、安定性;田間試驗及疫苗檢驗登記申請。
10.生物資材之生產、研究與供應:
(1)配合國家政策,生產試驗用高品質無特定病原雛雞
及胚蛋,定期監測雞隻疾病及動物舍各項環境因子
,持續通過ISO品質認證;無特定病原雞健康監測之
特定病原檢測項目逐步與國際接軌。
(2)開發無特定病原禽舍剩餘資源(雞糞、破蛋、死胎蛋
、羽毛等)現地處理,大幅降低委外處理成本並減少
整體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架
構為核心,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與低公害之處理流程
,增進剩餘資源轉換為無害加值產物,兼顧防疫、
環境永續與經濟效益。
11.動物實驗減量策略與驗證平台建置:
(1)參考國際規範完成動物用藥品之動物試驗3R 模式導
入;研擬檢驗標準修正草案並推動其法制化;研析
動物用疫苗批次安全試驗減免方案。
12.加強國際交流及合作研究:
(1)透過參與國際科學會議,掌握口蹄疫與非洲豬瘟在
疫苗開發、診斷技術、病毒學、免疫學、流行病學
及防控政策等面向之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趨勢。
13.AI 輔助獸醫服務平台建置:
(1)以如MaiAgent AI等系統建立AI助理平台;建立各類
採檢需求,病材採集、包裝規範、生物安全要求及
運送流程的操作重點,並依檢體類型(如血液、拭
子、組織等)給予個別化建議的知識庫建立。
(2)透過建立獸醫專業文本資料庫進行預訓練及調教測
試以提高精準度,並搭配RAG提供動物健康及用藥安
全智慧客服服務。
預期成果
1.強化農業施政科研創新及產業擴散應用:
(1)輔導種豬業者規劃自家牧場生物安全計畫以及標準
作業流程,持續執行防堵重要動物傳染病入侵,降
低疾病影響經濟損失。有效保護我國核心種豬場生
物安全,確保核心種豬及肉品供應來源安全無慮;
協助種豬場申請種豬出口之健康證明(無特定疾病
檢出),及協助養豬產業建立自有品牌。促進種豬
相關產品輸出,拓展我國種豬產業市場與競爭力;
完成豬場常見疾病,例如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豬
第二型環狀病毒等免疫適期評估。
(2)評估使用益生菌或替代物使用前後對消化道有害菌
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之抗藥性基礎值之影響;建
立抗藥性基礎值及評估檢測標的;擴展腸內菌相及
抗藥性數據庫;建立之技術應用於不同益生菌之效
益評估。
(3)完成480個以上牧場樣本採集與分析,以環境病原之
分布資料,比較消毒前後之效果,建立牧場風險因
子與病原分布之關聯。
(4)建立蛋雞場糞便中病毒之微生物總體基因體定序,
以次世代定序方式,解析蛋雞場之病毒分布情形;
至少完成6場蛋雞場糞便中病毒分布調查,並進而給
予輔導與建議;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5)完成飼糧添加不同濃度抗菌活性物質對無特定病原
蛋雛雞育成、飼料利用率及血液生化學等整體健康
評估及經濟效益報告。
2.建構農產品安全體系及強化檢驗效能:
(1)預計完成逾2000例動物疾病診斷,建置60例以上保
育類野生動物病例報告,並優化小病毒與犬瘟熱等
病原監測流程。建立野生動物細胞資材資料庫,強
化後續之科學與保育應用,作為防疫與保育決策依
據,落實防疫一體策略。
(2)對我國境內進行2,500次水生動物疾病診斷服務;對
我國境內進行重要水生動物病原鑑定;對重要病原
基因進行分子流行病學分析。可掌握田間水產動物
最新疫情,達到維護我國自身水產養殖產業的國際
競爭力。
(3)分析動物分枝桿菌感染症,作為防疫參考;完成4場
次ITT陰性ELISA陽性牛隻分枝桿菌分離與鑑定,完
成80株分枝桿菌基因型分析;維持BSL-3等級牛結核
病實驗室運作。
(4)建立標準化的STEC篩選及確認技術,完成至少50株
菌株分析,瞭解STEC在動物族群的流行狀況,提供
動物來源數據,支援防疫決策。
(5)舉辦學術及專題研討會或訓練班全年累計至少20場
次;辦理診斷技術盤點會議,全年累計至少2場,以
提升診斷能力與研究效能;編印研究報告或專書至
少1冊。
(6)優化國家診斷實驗室之基因體定序量能,提升禽流
感病毒診斷能力並與國際接軌,避免國內家禽產業
再次因禽流感病毒株造成重大損失,減少人畜共通
傳染病之疫情發生機率。
(7)探討種禽或孵化場特定病原之環境分布情形,配合
畜產試驗所進行種鵝蛋消毒試驗;相關結果回饋產
業,協助精進飼養管理、生物安全、提升種蛋衛生
及孵化率。
3.強化重要豬隻疾病檢診技術,維持豬瘟、口蹄疫清淨狀
態:
(1)完成國內送檢豬隻樣材之豬病毒性疾病病原分離與
分子診斷至少50場,相關病原血清抗體檢測至少200
場,透過瞭解臺灣豬隻常在病毒性疾病種類與疾病
現況,提供防疫單位作為疾病防治上的參考,減少
養豬業者的損失,提昇養豬產業之生產效率及競爭
力。
(2)累積臺灣PCV3及PCV4分子流行病學資料及了解PCV3
致病機轉。
(3)藉由114年建立的BVDV在豬的攻毒模式,了解我國BV
DV分離株對豬的致病性,強化CSFV區別診斷與監測
技術;釐清BVDV與CSFV兩者免疫交叉反應程度,提
供中和試驗判讀依據,確保我國維持豬瘟非疫區,
提升豬隻產品國際競爭力。
(4)瞭解PRRSV之環境分布與可能傳播風險;瞭解臺灣豬
場環境PRRSV序列之親緣關係特徵;分析成果將能提
供養豬產業與防疫單位作為疾病防治之重要參考。
4.持續精進實驗室檢驗技術,提供實驗室間能力比對服務
:
(1)分析與彙整第二屆亞洲區狂犬病抗原診斷能力試驗
結果,撰寫結果報告一式並寄送至各參加實驗室,
以完成第二屆能力試驗之辦理。
5.農業專業訓練與推廣之研究:
(1)預計完成強化動物用藥品產業人員專業能力及提升
本所服務滿意度。以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參訓人員訓
練成效及訓練需求,可以提供未來本所技術輔導或
課程設計之建議,並協助動物用藥品產業發展,持
續辦理專業技術推廣及教育訓練工作。
6.動物用藥品檢定服務及驗證設施強化及檢驗技術研發:
(1)完成動物用生物藥品檢驗並進行統計分析、修訂試
驗標準作業程序書、配合防檢署GMP查廠及出席技審
會議、設施修繕及加強安全衛生管理等。
(2)建立1項新興水產病原效力試驗評估模式及提供水產
魚用疫苗檢定設施與技術服務1場次以上。
(3)預計完成執行動物用基因重組產品設施服務,實驗
動物照護管理流程更新,生物危害控制系統風險評
估。
(4)預計完成動物用一般藥品品質文件審查200件及檢定
100件、委託檢驗服務200件;配合防檢署GMP追蹤查
廠及出席技審會議至少16場次。以確保藥品上市前
品質、安全及有效性。
(5)彙整國內外藥典、VICH及先進國家法規,掌握國際
最新檢驗標準要求;購置符合藥典之自動溶離機與
精密崩散測定儀並完成3Q驗證,建立固體製劑崩散
溶出度檢驗技術能力。
7.重要傳染病快速診斷方法之研發:
(1)配合我國水產重要或預定發展之養殖物種,選擇適
當疾病建立檢驗技術,以強化新興疾病檢驗及擴充
檢驗量能;不定期召開水生動物產、官、學專家會
議以及時獲取產業問題快速反應與協助解決。
(2)建立十足目虹彩病(DIV1)養殖蝦類檢體庫;建立養
殖現場可使用之甲殼類組織前處理技術;解碼十足
目虹彩病毒序列與全基因庫之建立;比較DIV1全基
因序列及分析潛力抗原位置,設計開發DIV1即時定
量聚合酶鏈反應診斷試劑;製作與測試所設計之現
場用DIV1診斷試劑。
(3)配合我國重要軟體動物之養殖物種,參考國際間發
表或新興疾病,優先盤點亞洲地區發生之疾病並建
立檢驗技術,以強化新興疾病檢驗及擴充檢驗量能
,及早發現病原以遏止新興水生動物疾病傳播;對
我國境內養殖牡蠣進行重要病原鑑定,包含WOAH及N
ACA表列疾病,以及國際間牡蠣新興或重要疾病等,
以瞭解我國養殖牡蠣疾病現況;對重要病原基因進
行分子流行病學分析。可掌握田間最新疫情,達到
維護我國自身水產養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4)應用非典型豬瘟疫病毒E2表達蛋白,製備抗體ELISA
微量盤。
(5)完成矽尼卡病毒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方法測試
與優化;冀能提升針對矽尼卡病毒之檢測效率,節
省實驗室人力與時間成本。
(6)嘗試培養PPR馴化疫苗株以及建立PPR病毒中和檢測
方法。
(7)確認第11血清型RA菌株對水禽的致病性,並建立第1
1血清型RA菌株攻毒株及免疫株之種批。
(8)研擬檢測水禽小病毒感染之ELISA,作為田間水禽小
病毒之抗體檢測,作為疫苗防疫計畫之規劃。
(9)建立藍舌病病毒基因體的序列分析平台,以期在檢
測到新的藍舌病病毒株時,能迅速鑑定型別,探索
病毒的可能來源。
8.動物用疫苗之研發、改良、製造與供應:
(1)完成水禽雷氏桿菌不活化菌苗1批(500,000劑量)、
新城病病毒紅血球凝集抗原(350公撮)、雛白痢診
斷液2批(3,000公撮)之製造與供應。完成員工教
育訓練2次、員工健檢1次以符合GMP動物藥廠製造規
範。完成空氣污染防治及水污染防治之各項檢測及
業務稽查事項。
(2)馴化及挑選出高增殖能力及對病毒敏感性最高、可
產製最高病毒力價之Marc及PK細胞株;開發低血清
或無血清之懸浮細胞量產技術;經由逐步降低血清
使用量進行低血清懸浮化馴化之Marc、BHK及PK細胞
株,開發低血清或無血清之懸浮細胞量產技術,降
低疫苗量產之成本,建立符合商業需求之細胞與病
毒增殖模式。
(3)利用桿狀病毒表現系統產生PCV 2a、2b、2d ORF2
基因之類病毒顆粒疫苗,研發提供更有效之多價疫
苗,供國內農戶用於豬隻疾病免疫,降低農戶之經
濟損失。
(4)本計畫將完成本所動物用生物藥品製造廠GMP標準注
射用水系統的建置與優化,確保注射用水品質穩定
符合GMP規範,降低產品污染風險,節省潛在損失,
提升藥品品質與安全性。
(5)完成雞隻IL-1β蛋白合成及純化;完成雞隻IL-1β
搭配抗原免疫試驗及雞隻攻毒試驗以評估其提升免
疫原性之能力。
9.開發臺灣動物產業新興疫苗及用藥:
(1)完成我國寵物用藥需求調查執行規劃報告1份;我國
寵物用藥產業需求與供給缺口調查1份;建立繁體中
文動物用藥品相關語料庫2個;動物用藥品政策輔助
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比較分析及優化結果報告。
(2)完成rMDPV之疫苗免疫適期與效力確認、安全性試驗
、疫苗安定性試驗,並著手rMDPV疫苗田間試驗申請
。
(3)藉由結合國內頂尖醫學及獸醫研究機關,共同研究
開發疫苗平台整合使用,以因應未來新興禽流感防
疫所需。
(4)目標動物豬隻的田間試驗可用來評估疫苗於現場豬
隻產生的免疫保護效力,以作為後續疫苗研發之準
備。
(5)擬開發安全有效的注射型神經壞死病毒不活化疫苗
以達到專一有效的免疫保護力,減少病毒性疾病的
危害。
(6)完成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奈米疫苗佐劑試驗、安全
性試驗與效力試驗,作為後續疫苗開發之基石,如
開發成功可降低PRRS對國內豬隻危害,以提升國內
仔豬育成率,增加農民收入。
(7)完成PCV2 及PCV3重組類病毒顆粒建構並進行發明專
利申請(包括PCV2 Cap含PCV3 Cap抗體表位之重組VL
P序列)。
(8)強化動物疫苗量產製程與品質管控相關技術;持續
推動動物疫苗研發成果與關鍵技術之技術移轉;精
進動物疫苗登記註冊輔導量能;製程技術研習工作
坊 (重組抗原純化工作坊) 之舉辦。
(9)製備優選疫苗種子株之福馬林不活化疫苗;完成實
驗室內疫苗免疫後1、3、6個月之保護效力評估;延
續第一年實驗室內疫苗免疫後烏魚田間代養殖試驗
之免疫相關參數分析評估疫苗效力;申請116年度烏
魚田間疫苗免疫試驗。
10.生物資材之生產、研究與供應:
(1)生產無特定病原雞胚蛋30,000枚及雛雞2,000隻;完
成無特定病原雞健康監測4次及動物房每季、噪音、
光照、飲用水微生物、環境落菌、動物飼料性狀、
非密閉場域高風險病原監測等環境因子監控;雞(胚
蛋)生產供應系統通過ISO 9001:2015 認證複評;無
特定病原(SPF)雞健康監測特定病原增至20項目。
(2)完成無特定病原禽舍70%以上剩餘資源現地處理化,
降低委外清運費用60%以上;使剩餘資源重量或體積
減少60%以上,並達到完整滅菌效果;每批30小時內
轉換為有機質肥料,減少臭氣產生。
11.動物實驗減量策略與驗證平台建置:
(1)依3R原則完成動物用藥品檢驗標準修正草案累計3件
;配合動物試驗替代及優化策略建立相關標準作業
程序累計2件;完成動物用疫苗批次安全試驗豁免方
案評估報告1式。
12.加強國際交流及合作研究:
(1)透過參與跨境動物傳染病國際科學會議,掌握全球
防疫趨勢與技術發展方向,強化國際學術合作與技
術交流。
13.AI 輔助獸醫服務平台建置:
(1)完成本所有關檢體採樣RIG(知識庫)一式,包含禽類
、水生、陸生動物樣本;建置「檢體採樣運送注意
事項助理」系統上線一件;分析使用成效報告1式
。
(2)盤點訓練叢集資料使用及授權法律規範完成專域資
料語料內容清洗及標註1式;建立訓練叢集1式;建
置智慧客服服務對外服務硬體設施1式。
| 編號 | 科目 | 說明 | 數量 | 單位 | 單價 | 115預算 | 114預算 | 114差異 | 114比例 |
|---|---|---|---|---|---|---|---|---|---|
| 02 | 動物用藥品檢定技術研發 | 本分支計畫係為加強動物用藥品檢定、檢驗及技 術研究。 1.人事費284千元,係超時加班費。 2.業務費47,925千元。 (1)員工教育訓練費134千元。 (2)水電費10,781千元。 (3)郵資、電話、數據通訊及網路通訊費等20 千元。 (4)專利權、智慧財產權及商標權利金等100千 元。 (5)動物用一般藥品檢定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 、動物用生物藥品檢定綜合服務網等系統 維護1,615千元。 (6)事業廢棄物定期檢驗等各項稅捐及規費70 千元。 (7)遴用約用人員協助辦理試驗研究工作等所 需費用12,880千元。 (8)辦理各項計畫、專題審議之專家出席費及 獸醫師獸醫科技學術研討講座鐘點費等580 千元。 (9)委託學校或財團法人進行臺灣動物用藥品 需求調查及政策輔助人工智慧模型研發等5 ,000千元。 (10)參加獸醫師公會等所需會費80千元。 (11)試驗研究用材料、藥品、器材、動物及飼 料等8,603千元。 (12)辦理各項業務所需之印刷、健康檢查、清 潔及雜支等1,783千元。 (13)實驗室等建物修繕及維護等1,191千元。 (14)試驗研究用設施、儀器及電力設備之保養 維修等4,700千元。 (15)國內差旅費304千元。 (16)病材、實驗動物及胚胎蛋等運送費84千元 。 3.設備及投資6,188千元。 (1)崩散機及溶離機等儀器設備4,230千元。 (2)電腦及周邊設備等1,585千元。 (3)沉水泵補及循環UV殺菌系統等雜項設備373 千元。 |
54,397,000 | 51,003,000 | 3,394,000 | 6.65% | |||
| 1000 | 人事費 | 284,000 | 284,000 | 0 | 0.00% | ||||
| 1040 | 加班費 | 284,000 | 284,000 | 0 | 0.00% | ||||
| 2000 | 業務費 | 47,925,000 | 48,456,000 | -531,000 | -1.10% | ||||
| 2003 | 教育訓練費 | 134,000 | 130,000 | 4,000 | 3.08% | ||||
| 2006 | 水電費 | 10,781,000 | 11,113,000 | -332,000 | -2.99% | ||||
| 2009 | 通訊費 | 2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
| 2015 | 權利使用費 | 100,000 | |||||||
| 2018 | 資訊服務費 | 1,615,000 | 755,000 | 860,000 | 113.91% | ||||
| 2024 | 稅捐及規費 | 70,000 | 50,000 | 20,000 | 40.00% | ||||
| 2033 | 約用人員酬金 | 12,880,000 | 12,880,000 | 0 | 0.00% | ||||
| 2036 |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 580,000 | 455,000 | 125,000 | 27.47% | ||||
| 2039 | 委辦費 | 5,000,000 | 4,700,000 | 300,000 | 6.38% | ||||
| 2045 | 國內組織會費 | 80,000 | 80,000 | 0 | 0.00% | ||||
| 2051 | 物品 | 8,603,000 | 10,190,000 | -1,587,000 | -15.57% | ||||
| 2054 | 一般事務費 | 1,783,000 | 1,269,000 | 514,000 | 40.50% | ||||
| 2063 | 房屋建築養護費 | 1,191,000 | 953,000 | 238,000 | 24.97% | ||||
| 2069 |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 4,700,000 | 5,421,000 | -721,000 | -13.30% | ||||
| 2072 | 國內旅費 | 304,000 | 276,000 | 28,000 | 10.14% | ||||
| 2081 | 運費 | 84,000 | 95,000 | -11,000 | -11.58% | ||||
| 3000 | 設備及投資 | 6,188,000 | 2,263,000 | 3,925,000 | 173.44% | ||||
| 3020 | 機械設備費 | 4,230,000 | 1,780,000 | 2,450,000 | 137.64% | ||||
| 3030 |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 1,585,000 | 45,000 | 1,540,000 | 3,422.22% | ||||
| 3035 | 雜項設備費 | 373,000 | 438,000 | -65,000 | -1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