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機關
國家海洋研究院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2,524,787,000 元()
計畫內容
1.推動本院施政計畫、研究發展計畫、先期作業、中長程
個案計畫、產學合作計畫等之研擬、彙辦、協調、管考
及評估。
2.推動海洋相關人才培育及促進國際海洋機構交流合作。
3.舉辦學術研討會,建立國際合作的管道,以為海洋政策
研究之參考。
4.建構臺灣海岸地區永續案例之社會─生態系統整合,掌
握臺灣海岸環境與聚落的初步態樣,作為跨領域海洋資
料加值運用。
5.針對臺灣海洋文化、歷史、教育等領域,進行專題研究
與推廣,再將調查數據做為建置海洋資料之加值運用。
6.整理和彙總海洋權益相關歷史文獻與傳統海洋文化知識
資料,並舉辦學術活動為未來海洋政策的發展方向提供
建議。
7.推動臺灣及南海海洋數位孿生發展計畫,優化國家海洋
資料庫及加值應用。
8.海洋觀測計畫與數值模擬分析、海底地形監測與探勘、
海域環境探測技術研發及海洋資源調查與環境監測研究
之規劃及執行。
9.海洋生物、生態系統調查與保育及海洋生物科技與生物
基因體之研究規劃及執行。
10.海域水質分析、海洋碳匯、海域生態受人為影響及水
下聲景之研究規劃及執行。
11.海洋產業創新與轉型、海域遊憩風險資訊系統維運,
海域與海洋工程技術之研究及推廣。
12.海域遊憩安全技術開發,海洋廢棄物偵測、追蹤與實
海試驗之規劃及執行。
13.海域、海岸救難與災害救助技術及海洋資源、能源開
發利用技術之研究及海洋研究成果之推廣。
14.建置有關船艦設計耐海及操縱性能研究之實驗室,提
供船舶流力實驗數值分析與驗證之技術研發。
15.推動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興建計畫,完善我國全海域
基礎調查。
16.辦理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與海洋產業人才升級計畫,推
動海洋產業人才升級及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
預期成果
1.整合提升全國海洋研究量能,達到先進國家海洋科研水
準,成為國際級的國家海洋研究機關。
2.透過辦理各項推廣活動,從中鏈結創造產官學合作機會
,激發各方研發能量,推動科研創新,增進社會福祉。
3.掌握國際先進海洋科技趨勢,期與國際海洋相關研究組
織合作及交流。
4.透過海洋教育,促使民眾更能認識海洋、親近海洋、善
待海洋,並推動培養海洋產業所需之優質人才。
5.透過舉辦研討會、論壇、專題演講、走讀等活動與出版
專書,促進跨領域交流,讓國人有機會從多方視角接觸
並了解臺灣的豐富多元族群文化,並藉此吸引國人投入
海洋文史研究領域,充實國人海洋公民意識。
6.彙整海洋社會生態資料,推動海岸聚落永續發展,建構
海岸區域地方支援系統,並供政策參考。
7.建立全民海洋素養長期調查相關數據,作為政府制定海
洋政策、文化及教育推廣等執行計畫或方針之參考。
8.建置長期海洋觀測網,整合國內海洋資料並串接國際開
放資料,提供全方位的海洋資料與資訊服務平台及加值
應用,建構海洋數位孿生技術,促進海洋資訊的流通與
充分利用,提升我國海洋研發能量。
9.逐步建置臺灣各類型海洋生態系統長期的基礎生態調查
資料及發展海洋生物基因體之研究與合作,以逐年提升
我國各類型海洋生態系基線資料之完整性及海洋生物基
因體研究之能量。
10.建立我國受抽砂影響海域之基礎生態調查資料及解析
海域生態環境受人為活動影響,並出版專書和國際期
刊文章,作為海洋生態保育、環境保護和教育推廣政
策參考。
11.透過創新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整體海洋產業
可持續發展與經營。
12.提升既有海洋監測資訊應用在海洋溺水、航行安全、
救生救難、海洋污染等海域安全事件防治之整合資訊
,以達資訊服務升級與決策支援效能。
13.研製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型機,調查黑潮示範電廠海
域環境生態基礎背景資料,量測海洋水文與地形資訊
,建構黑潮示範電廠所需規劃。
14.滿足國防自主、國艦國造、商船與特殊船舶之船模試
驗需求,強化造船產業本土化,提升整體船舶產業國
際競爭力。
15.100噸級與30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建造下水,400
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完善設計。
16.透過建構海洋素養及海洋人才數位學院、海洋素養領
袖知能模型、海洋素養教材研發與推廣、海洋產業職
能開發、人才供需調查等,推動海洋產業人才升級及
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
| 編號 | 科目 | 說明 | 數量 | 單位 | 單價 | 114預算 |
|---|---|---|---|---|---|---|
| 04 |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作業 | 本計畫主要係辦理臺灣鄰近海域長期性海洋生態 調查分析、海洋生物與棲地保育研究、海洋水質 與氣侯變遷研究、海洋生物科技研發及海洋外來 種入侵防治技術與生物影響評估等業務,所需經 費66,025千元,編列業務費62,753千元,設備及 投資3,272千元,其內容如下: 1.辦理海洋菌種探索、臺灣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相 調查、開發陸域水槽養殖新興海藻量化技術、 臺灣海草床碳匯、臺灣海域珊瑚礁魚類相調查 、國家全海域生態環境調查、馬祖海域海洋 生態調查等所需車輛、氣瓶、分析儀器及船舶 租賃等8,987千元。 2.遴用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評估 應對計畫約用人員2,159千元。 3.辦理海洋生物與生態相關圖鑑製作及採購案所 需出席費及稿費1,755千元。 4.辦理海洋菌種探索、海水基質適用驗證、臺灣 海域大型底棲動物相調查 、開發陸域水槽養 殖新興海藻量化技術、臺灣海草床碳匯、臺灣 海域珊瑚礁魚類相調查、南沙太平島海洋研究 站維運管理、海洋生態水質實驗室維運管理、 南沙太平島潮間帶海洋環境監測與生物基礎生 態調查、國家全海域生態環境調查及馬祖海域 海洋生態調查等所需試驗藥品、耗材五金、事 務用品及油料9,379千元。 5.一般事務費37,535千元,包括: (1)辦理海洋菌種探索及臺灣海域大型底棲動 物相調查所需檢測、印刷及行政雜支等626 千元。 (2)臺灣海草床碳匯、開發陸域水槽養殖新興 海藻量化技術與臺灣海域珊瑚礁魚類相調 查等所需潛水人員及行政雜支498千元。 (3)辦理海洋保育類動物擱淺組織樣本及族群 遺傳分析費用500千元。 (4)辦理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所需勞務承攬人 力4,212千元(勞務承攬支出4,212千元)。 (5)辦理海洋生態水質實驗室維運管理所需檢 測分析、廢棄物及廢液處理及行政雜支300 千元。 (6)辦理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 評估應對計畫所需調查採樣及行政雜支8,0 68千元。 (7)辦理國家全海域生態環境所需調查、檢測 、監測費用及行政雜支13,431千元。 (8)辦理馬祖海域底棲生態調查、浮游生物及 水質調查所需採樣、檢測、監測與圖鑑印 刷9,900千元。 6.辦理海洋菌種探索、海水基質適用驗證、臺灣 大型底棲動物相調查、開發陸域水槽養殖新興 海藻量化技術、海洋生態水質實驗室維運管理 、國家全海域生態環境調查、馬祖海域海洋生 態調查等所需試驗儀器設備校正、維修及保養 1,656千元。 7.辦理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及採購案等員工及專 家學者國內旅費528千元。 8.(訪問)澳洲海洋生態調查研究參訪交流國外旅 費454千元。 9.辦理海洋環境DNA資訊蒐集採樣運送費用300千 元。 10.設備及投資3,272千元,包括: (1)辦理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 評估應對計畫儀器設備200千元。 (2)辦理國家全海域生態環境調查儀器設備3,0 72千元。 |
66,025,000 | |||
| 2000 | 業務費 | 62,753,000 | ||||
| 2021 | 其他業務租金 | 8,987,000 | ||||
| 2033 | 約用人員酬金 | 2,159,000 | ||||
| 2036 |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 1,755,000 | ||||
| 2051 | 物品 | 9,379,000 | ||||
| 2054 | 一般事務費 | 37,535,000 | ||||
| 2069 |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 1,656,000 | ||||
| 2072 | 國內旅費 | 528,000 | ||||
| 2078 | 國外旅費 | 454,000 | ||||
| 2081 | 運費 | 300,000 | ||||
| 3000 | 設備及投資 | 3,272,000 | ||||
| 3020 | 機械設備費 | 3,27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