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4-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44頁
預算機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210,900,000 元(
計畫內容
1.林業經營長期試驗監測管理   (1)加強試驗林經營管理,建立多元化育林體系,維護     試驗林之完整性,強化作業研究及示範功能。   (2)收集、培育臺灣原生植物,維護永續森林生態系統     ,以確保生物多樣性的維持,保存遺傳基因。因應     林業需求供應苗木資源,提供多方面的運用價值。   (3)增加各生物多樣性場域之解說和展示、生態監測以     及森林自然教育之相關研究,作為未來經營管理及     自然教育推廣決策之參考,強化植物保育、自然教     育及休閒遊憩之需求。   (4)提供組織或協助機關、學校及協會舉辦各類研習、     教學或工作坊等活動,透過專業的策劃與執行,致     力於知識的傳遞與技能的培養,以推動廣泛的行為     改變,實現永續願景。   (5)建立試驗林森林生態系長期監測系統及森林多元化     發展模式示範經營,以調適性經營之手段,尋求試     驗林最適當的生態系經營模式。 2.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   (1)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     置計畫」就瀕危植物部分建立成效評估指標及長期     監測機制,並納入本計畫各工作分項實施。   (2)推動瀕危植物長期監測、關注區域指認檢討、瀕危     野生植物保育救援等工作,及協助辦理計畫成效評     估。   (3)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規劃資料整合與流通共享原     則,以線上資料庫及圖資平台方式,進行資料儲存     與資訊流通,在保護瀕危物種棲地資訊不暴露前提     下,達成圖資整合與開放目標。   (4)選定瀕危植物適生環境的周邊社區或公、私有土地     ,建立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合作關係,將瀕危物種之     繁殖後代移入社區或其周邊閒置公私有土地進行復     育。建立輔導機制,協助社區建立技術人力,達成     瀕危植物長期撫育及提高存活之目標。   (5)盤點各民族之傳統生態知識,以線上資料庫型式進     行資料整合與推廣應用。以傳統生態知識為基礎,     發展解說教育或其他延伸應用研究。   (6)以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生態廊道之森林層次結構     、物種組成與物種多樣性等角度切入,評估生物棲     地品質與改善策略,做為人為介入改善園區人工林     結構、組成之策略擬定與實務操作。 3.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   (1)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網絡建構與種原永續保存工作     。   (2)進行臺灣濱海植物保種及展示教育場域整建工程。   (3)進行臺灣濱海植物保種展示溫室及苗圃新建工程。   (4)進行臺灣濱海植物種原採集工作、臺灣濱海植物保     種教育中心濱海植物種原保存與繁殖工作。 4.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   (1)竹子具有生長快速、再生性強,碳吸存能力比一般     林木強的特性,且用途廣泛,為可永續發展利用的     資源。臺灣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行政院於110年10     月4日核定為期10年的「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     ,串聯從生產、加工、研發應用到銷售的整體產業     鏈。本所作為臺灣森林資源經營與林產利用之專責     研究機關,配合前開政策規劃,協助執行竹產業重     要生產區域經營規劃、竹林經營病蟲害防治、建置     竹材資源及料源資訊平台、竹產業市場調查與經濟     效益分析、竹材纖維物理、化學性質資料建置及纖     維分等之研究、竹材伐採效能與技術提昇、全竹利     用技術提昇與加值產品開發等計畫,以發揮促進產     業上下游技術鏈結功能。 5.六龜木材實驗工廠建置   (1)為增進國產人工林的木材利用、研究及推廣,需進     行大型工程木材與木工廠自動化相關試驗,建立國     產材加工處理資料,以推動國內林業之發展。  
預期成果
1.林業經營長期試驗監測管理   (1)本所試驗林生態系示範經營可作為國有林生態系經     營之標竿,可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加綠色資源與生     物多樣性,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緩和溫室效應     。   (2)品質良善之林道網可確保試驗林經營之安全無虞,     不至影響水源之水質,並可保障中下游民眾生命財     產之安全。   (3)各個生物多樣性展示區及陳列館之經營管理,可提     供戶外教育及室內靜態展示及動態影片欣賞之機會     ,並為志工培訓及解說導覽活動之場所,能充分發     揮環境教育之功能。   (4)保育重要造林樹種之遺傳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之監     測及林木疫情病蟲害之診斷諮詢,強化運用地理資     訊系統於試驗林之經營管理,以試驗做前導發揮示     範經營效果。   (5)經濟性人工林體系之建立,是提高國產材利用、建     立優良種原、永續森林經營的示範模式。   (6)森林多元發展模式示範研究,可提供森林生產「調     適性經營」之參據,以供決策單位參考。 2.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   (1)針對瀕危植物關注棲地,或調查通報之瀕危植物棲     地高風險地點,立即實施野生植物保育救援工作。     派遣專業研究團隊進行野外植物適量採集,並移至     適合生長地點,進行植株保存、種原採集、繁殖及     後續撫育等工作。植株保存及撫育地點需以「鄰近     野生植物分布地點」、「氣候環境適合」為原則,     預計分年針對北部、中部、南部各綠網分區,各設     置1處救援地點,並配置必要之專業人力。   (2)擴增既有瀕危植物採集資料庫,做為國土綠網關注     區域之滾動檢討與修正依據。彙集本所及大專院校     的野外長期監測資料,提高現行關注地點及關注物     種的評估精確度。   (3)建立輔導機制,使社區具備巡護及保育周邊生物資     源之能力,並引入生物資源做為產業發展材料。以     「友善環境、提高生物多樣性、促進產值」為產業     發展目標,並包含小型農林生產、觀光遊憩、地方     文化產業等面向。預定進行2個社區之培力與輔導。 3.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   (1)進行臺灣濱海植物保種展示溫室新建工程、臺灣濱     海植物保種展示與教育場域新建工程設計規劃作業     及整建工程。   (2)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內列為受威脅等級物種計989     種。114年持續進行較急迫物種之收集與保存,減輕     族群滅絕風險,預計新增完成50種臺灣特稀有受威     脅物種之收集與保存作業(方舟第一期計畫保種數達     563種,112-113年累計新增110種),114年保種數將     達成673種,保種率可提升至68%。 4.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   (1)落實竹林地經營管理,增加國土保安功能。   (2)提升國產竹材品質及數量穩定供應。   (3)輔導業者開創新穎性產品與獲得前瞻加工技術。   (4)加強竹產業與農業發展、建築、能源等跨領域的結     合。   (5)振興臺灣竹產業,增加國際市場競爭力。 5.六龜木材實驗工廠建置   (1)建立經濟性人工林木材工程性能資料庫,如強度分     等、物化性質分析,製材技術優化及精進,提升人     工林永續生產木材使用及價值。   (2)結合科技以數位加工技術加值剩餘資材,開發高質     化產品提升其價值,以充分利用木質資源,延長產     品生命週期循環利用。   (3)優化國產木材之生產效率,提供國內業者技術諮詢     ,進一步提升國產木材品質及木材自給率。   (4)提供國內業者或大專院校木材加工技術諮詢及交流     平台,除了可增進國產材之使用,亦可達人才培育     ,促進國產材之使用目標。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4預算
01 林業經營長期試驗監測管理 本分支計畫係為強化森林生態系管理,將持續改
善林道品質、治理崩塌地、保護溪流水質以及試
驗林設施的維護和經營管理,以推動臺灣原生樹
種的培育與撫育工作作為試驗林之重要生產,並
維持試驗林重要之試驗研究功能。另為提升環境
教育和自然保育意識,持續辦理解說教育、經營
生物多樣性展示區、提供志工培訓和科普出版等
,亦推動計畫活動包括學術研習支援、技術諮詢
和民眾教育活動。此外將進行森林生態系示範經
營與監測,包括人工林維護、水文氣象站資料收
集、病蟲害診斷和森林資源利用研究,以支持永
續性的森林管理,其內容如下:
1.人事費530千元,係辦理林業經營長期試驗監
 測管理超時加班費。
2.業務費67,270千元。
 (1)員工教育訓練費163千元。
 (2)水電費2,190千元。
 (3)郵資、電話、網路通訊等費用1,902千元。
 (4)電腦及資訊作業系統維護費等2,797千元。
 (5)租用影印機及各項活動場地租金等1,430千
   元。
 (6)公務車輛牌照稅、燃料使用費等440千元。
 (7)舉辦活動之法定責任保險,以及辦公廳舍
   、公務車輛保險等費用916千元。
 (8)遴用短期專業人士協助辦理業務等費用23,
   452千元。
 (9)各項會議出席費、審查費及辦理講習訓練
   鐘點費等1,548千元。
 (10)參加國際性專業學術組織「國際林學組織
    聯合會(IUFRO)」、「國際植物園保育聯
    盟(BGCI)等學會會費103千元。
 (11)參加國內專業學術組織「臺灣環境綠化協
    會」、「中華民國農學團體聯合年會籌備
    委員會」等學會會費21千元。
 (12)購置辦公用具、文具紙張、清潔用品、保
    種材料、農機具用油及公務車輛油料等6,
    534千元。
 (13)印製各項業務報告、成果文件、資料建檔
    、研發成果發表與推展及事務性工作外包
    等費用17,477千元。
 (14)辦公廳舍及其他建築修繕等費用670千元
    。
 (15)公務車輛及辦公用器具之保養維修等費用
    506千元。
 (16)公共設施等各項機電設備之保養維修等費
    用1,282千元。
 (17)國內差旅費5,514千元。
 (18)各項器材、工具等運費305千元。
 (19)洽公短程車資20千元。
3.設備及投資17,200千元。 
 (1)所屬研究中心試驗林區之解說步道及林道
   維護工程等公共建設5,300千元。其中工程
   管理費135千元:按施工費4,770千元,扣
   除營造工程保險費及營業稅等後為4,508千
   元提列(計算方式:4,508千元×3%=135千
   元),依中央政府各機關工程管理費支用要
   點規定估算,並配合工程結算總價覈實於
   得提列數額內執行。
 (2)購置土壤溫濕度計、資料擷取器等機械設
   備費1,423千元。
 (3)汰購四輪傳動小貨車2輛、公務機車1輛及
   購置四輪傳動小貨車1輛、搬運車1台等3,8
   00千元。
 (4)長期生態研究資訊平台巨量倉儲系統更新
   建置及汰購電腦等各項軟硬體設備費3,464
   千元。
 (5)汰購冷氣機等事務設備3,213千元。
85,000,000
1000 人事費 530,000
1040 加班費 530,000
2000 業務費 67,270,000
2003 教育訓練費 163,000
2006 水電費 2,190,000
2009 通訊費 1,902,000
2018 資訊服務費 2,797,000
2021 其他業務租金 1,430,000
2024 稅捐及規費 440,000
2027 保險費 916,000
2033 約用人員酬金 23,452,000
2036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1,548,000
2042 國際組織會費 103,000
2045 國內組織會費 21,000
2051 物品 6,534,000
2054 一般事務費 17,477,000
2063 房屋建築養護費 670,000
2066 車輛及辦公器具養護費 506,000
2069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1,282,000
2072 國內旅費 5,514,000
2081 運費 305,000
2084 短程車資 20,000
3000 設備及投資 17,200,000
3015 公共建設及設施費 5,300,000
3020 機械設備費 1,423,000
3025 運輸設備費 3,800,000
3030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3,464,000
3035 雜項設備費 3,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