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4-農業部漁業署及所屬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219頁
預算機關
農業部漁業署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143,568,000 元(
計畫內容
1.電子觀察員技術發展計畫。 2.漁電共生示範養殖場之經營管理及查核指引研究。 3.我國新興大宗魚種配方飼料之國家標準研究。 4.養殖生產區供水水質特性監測及主要養殖物種應變方式  之研究。 5.水生動物福利科學參數研究及產業轉型評估。 6.遠洋漁業漁場解析及經濟物種資源評估。 7.建立重要海洋經濟性魚類漁場變動預測模式。 8.遠洋觀察員漁業資料分析及檢核研究。 9.水產品多元利用開發研究。 10.以科學方法辨識水產品之產地來源研究。 11.水產品品質提升改善及加工機械試用性評估。 12.水產加工流程優化及環保包材低溫運輸之研發運用。 13.參與國際漁業組織科學合作研究。 14.海域輻射安全重點洄游魚類取樣作業計畫。 15.臺灣沿近海及遠洋漁業受損影響評估計畫。 16.建立臺灣漁業相關水產品碳足跡。 17.節能減碳之漁船設備開發與應用。 18.因應氣候變遷養殖漁產業大宗養殖漁業物種調適策略   研擬。 19.海洋碳匯測量技術研究。 20.海洋碳匯係數及活動數據資料庫研究。 21.建置漁業電臺通訊系統,辦理電臺通訊數位化傳遞整   合相關業務。 22.非生物質漁業網具再利用前處理技術先期研究。  
預期成果
1.開發電子觀察員系統,進行實測驗證效能,加速成果產  出專利及商品化,彰顯我國打擊IUU漁獲之國際形象。 2.藉由建立漁電共生養殖場之經營管理及查核指引,達到  不影響我國養殖漁業,並附加綠能加值之效益。 3.為強化國人食品安全,進行養殖漁業飼料之配方研究,  提供國家訂定飼料標準參考。 4.蒐集養殖生產區相關環境因子數據,並針對主要魚種研  擬因應措施,提供養殖漁民作業調適參考。 5.瞭解歐美水生動物福利中之人道屠宰相關操作建議對於  我國產業之適應性差異,以及我國產業操作具體可行之  調整或優化策略,同時建立以石斑與鱸魚為優先施行人  道屠宰之作業參考。 6.建立我國捕獲鮪、旗、鯊類及其他重要漁獲物種之資源  調查與評估資料庫,提供國際資源科學會議討論所需之  科學依據,除強化我國資源養護形象及參與國際漁業組  織之地位,亦做為提供漁政單位後續政策擬定之參考。 7.完成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評估及主要漁獲魚種之分布特  性,提出漁業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之建議,做為漁業  生產和資源預警管理之科學依據;分析臺灣沿近海漁業  及主要漁獲魚種之漁獲量,提升漁獲統計資料之正確性  ;透過大數據分析航程紀錄器(VDR)與漁船漁獲、漁場  等資料,掌握漁業實際動態資訊,做為後續漁業管理之  參考依據。 8.藉由視覺化資料加速檢核我國派駐於遠洋漁船之觀察員  填報資料,確保後端提供科學研究所使用之資料品質,  並藉由檢核經驗規劃觀察員回訓課程,提升海上觀測紀  錄表填寫品質。 9.以大宗水產品為主原料開發水產加工食品,以提升國人  水產品需求量與消費量。 10.建立國產烏魚子及黑盤鮑等魚貨產地判別辨識技術,   避免進口魚產製品混充國產貨,確保產地真偽及建立   市場區隔,保障國內消費者及養殖漁民權益。 11.藉由暸解市場水產品需求評估導入水產加工設備可行   性,引導帶動國內加工出口業者開拓潛在市場,提升   國人年食魚量及外銷量。 12.建立環保包材低溫運輸應用基礎,降低產品耗損率。   可成功進行低溫運輸試點,降低產品耗損率。 13.參與國際漁業組織相關科學會議,發表研究報告或共   同合作分析,建立溝通管道與善盡國際責任,除提升   我國於各組織之能見度,亦可掌握會議情形與 後續因   應,俾提供管理單位在國際組織擬訂管理決策時,爭   取我國權益。 14.針對我國經濟魚種及洄游魚種,進行定期採樣,並送   核研所進行生物氚檢測分析,以確認臺灣周遭漁場之   魚類體內是否受到含氚處理水排放之影響。 15.針對氚水排放事件可能造成之「漁業風評傷害」影響   ,建立排放前之背景基線數據庫,以確認臺灣周遭漁   場之魚類體內是否受到含氚處理水排放之影響,保障   我國漁業之風評及民眾安全。 16.建立海洋及養殖漁業碳排係數,以掌握漁業碳排狀況   ,做為未來規劃節能技術開發參考依據。 17.發展小型漁船節能技術,整合燃油引擎及馬達之油電   混合動力系統,可在航行時使用馬達電池動力有 效減   少燃料用使用及二氧化碳排放。 18.完成臺灣漁業政府部門與產業之境內漁業生產具體氣   候變遷調適行動策略與調適路徑,供政策調適之參考   ,強化漁業部門的經濟恢復力與產業韌性。 19.精進海洋碳匯測量技術,以掌握臺灣海洋碳匯狀況,   做為淨零排放政策規劃參考依據。 20.建立我國海洋(含濕地)碳匯係數及活動數據資料庫,   做為淨零排放政策擬定之參考依據。 21.建置漁業電臺通訊系統,提升為具數位化傳遞整合系   統,提升海上無線電通訊品質,對潛在遇險漁船提出   無線電預警,預期可提升搜救效率,增加人員及船舶   獲救機會。 22.盤點非生物質資源回收再利用流程,導入各階段循環   處理技術,以妥善收集、再生及降低回收處理成本,   以提高產業循環利用效益。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4預算
09 循環永續 本分支計畫辦理內容如下:
1.非生物質漁業網具再利用前處理技術先期研究
 。
2.獎補助費2,000千元,係補助大專院校辦理。
2,000,000
4000 獎補助費 2,000,000
4030 對特種基金之補助 2,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