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4-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46頁
預算機關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830,846,000 元(
計畫內容
1.培育氣象專業人才,辦理氣象科技合作委託研究計畫,  及聘請國內外科技顧問指導關鍵技術。 2.規劃「提升精緻預報作業量能」及「強化劇烈天氣預(  警)報作業效能」2大目標。 3.維持氣象作業資訊系統正常運作及支援本署行政資訊作  業,及執行「氣象風險數位治理與跨域應用創新計畫」  中各發展工作項目。 4.蒐集、儲存、管理、供應氣象觀測資料;推展農業氣象  應用與跨單位之合作;加強氣象服務,提升氣象資訊服  務效能。 5.建立臺灣海氣象觀測資料庫,開發資料檢核交換機制、  資料發佈API及資訊展示介面。 6.開發新時代智慧氣象數位產品,並結合公私領域應用需  求,發揮氣象資訊的應用價值。 7.提供農、漁及光電領域更精緻的客製化氣象資訊,提早  致災性極端天氣事件預警時間至月與季尺度。 8.開發臺灣周遭海域放射性物質衝擊潛勢分析及預報示警  系統,確保民眾輻射安全,並落實資訊公開。 9.以精進氣象作業科技、推動數位治理、活化資料應用為  核心,產製信賴測報資訊,來落實「人民安心,應用創  新」的2大願景。 10.提供穩定且高可用性(99%)高速運算資源,維持氣象署   海氣象預報作業運行。 11.加入政府資料傳輸平臺(T-Road),提升氣象署跨機關   資料交換效率及安全。 12.綜合發展地震觀測、速報及前兆科技,提供地震防災   需求資訊,結合民間創新能量擴大防災能量。 13.建置臺灣南部海域海纜觀測系統,延伸及擴大地震海   嘯觀測範圍。  
預期成果
1.促進氣象科技技術提升及國際氣象科技交流,並達到氣  象專業技術生根的目的。 2.期能達到提升精緻化預報服務與產品之量能,以及提升  大雷雨、颱風預(警)報訊息發布之效能的目標。 3.維持各氣象資訊作業24小時不間斷正常運作、強化資訊  系統管理制度與自動化監控作業、優化機房管理和機房  設施維護保養,提供高可用性的機房環境基礎設施,產  製客觀測報資訊,提供氣象預報人員進行相關預報分析  與研判的依據,提供高品質氣象服務。 4.維持氣象資料處理、農業應用及相關服務之維運,並增  進氣象業務品質與服務之效益。 5.因應新技術及趨勢,完成氣候資料庫之資料展示及供應  服務,提高氣候觀測資訊串接及跨域應用服務之價值。 6.增加氣象開放資料項數,建構數位創新服務平台,拓展  氣象跨領域應用服務。 7.藉由建構涵蓋各時間尺度之無縫隙氣象服務價值鏈,提  供農、漁業等採取防減災作為,並創造經濟價值。 8.完善海域輻射事件例行化預報及示警系統,確保臺灣民  眾之輻射安全。 9.整合數值測報系統,進以提升模式發展核心能力;建置  智慧化即時預警報系統,滿足下游各界的應用需求;建  構國家級氣象資料中心,健全氣象資料庫與跨域資料交  換機制;以多元的智慧公眾氣象服務貼近群眾,拓展氣  象服務公私協作,擴大氣象多元服務管道。 10.維持氣象署第6代高速運算電腦達99%可用性服務。 11.資安防護:加入政府機關間資料交換網絡,提升政府   內部單位間資料交換安全性。 12.提升地震預警系統效能,提供更多的預警避災時間。   推展地震預警資訊應用,促進防災產業發展;強化前   兆分析能力,增進學術界及產業界的發展與多元應用   ,並發展新一代地震前兆資料分析產品。 13.對於南部海域地震,將可有效縮短地震測報時間,並   增加海嘯的應變時間,降低西南部沿岸的海嘯災害。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4預算
03 氣象數位治理及產業應用創新 本計畫包括業務費17,106千元,設備及投資126,
954千元,合計144,060千元。以資料治理為基礎
,擴展跨域服務,透過公私協力,實現產業創新
,打造堅韌永續的發展環境。
1.業務費17,106千元:
 (1)通訊費61千元:數據專線使用費。
 (2)權利使用費3,159千元:氣象資料權利使用
   費。
 (3)資訊服務費5,224千元:
   <1>資通系統設備維護及作業維運費用2,398
     千元。
   <2>租用外部雲端服務費用749千元。
   <3>系統作業及發展之軟體使用費2,077千元
     。
 (4)按日按件計資酬金626千元:
   <1>聘請國外專家學者來署技術指導生活費
     及交通費等510千元。
   <2>專家學者出席費、講座鐘點費等116千元
     。
 (5)委辦費8,036千元:辦理氣象觀測分級標準
   及認驗證技術發展、氣象文史料跨域應用
   、氣象資訊示範應用場域及推動公私協力
   合作模式雛型研究。
2.設備及投資126,954千元:
 (1)機械設備費4,813千元:採購氣象觀測儀器
   校正設備、精進觀測儀器設備費用。
 (2)資訊軟硬體設備費122,141千元:
   <1>伺服器、資料儲存與網路等硬體設備費1
     1,212千元。
   <2>軟體系統發展費88,291千元:辦理氣象
     科技技術發展與氣象資訊服務相關資訊
     系統之開發建置及強化,包含發展大氣
     與電離層耦合數值預報系統、改進天氣
     與氣候無縫隙預報模式、整合本署各尺
     度數值預報系統、發展亞太降雨監測作
     業、建立短期氣候智慧分析與創新預報
     、提供更貼切之氣象災防服務、開發預
     警特報產品智慧產製及供應平臺、強化
     颱風預報警報及風雨預報系統、提升數
     值天氣預報作業控制服務量能、建置全
     國氣象觀測資料庫、多元智慧公眾氣象
     服務、辦理氣候變遷生活展示應用與數
     位化行動、拓展氣象服務公私協作與應
     用AI提升服務品質等。
   <3>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之地球系統
     研究實驗室全球系統組、數值天氣預報
     專家學者及國外專業學術研究機構或民
     間科研機構合作發展費22,638千元:包括
     發展大氣與電離層耦合數值預報系統、
     支援鄉鎮尺度預報決策及編輯工具、劇
     烈天氣監測之衛星作業、建置人工智慧
     降尺度波浪預報系統、先進資料同化技
     術及數值天氣預報模式之合作發展。
144,060,000
2000 業務費 17,106,000
2009 通訊費 61,000
2015 權利使用費 3,159,000
2018 資訊服務費 5,224,000
2036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626,000
2039 委辦費 8,036,000
3000 設備及投資 126,954,000
3020 機械設備費 4,813,000
3030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122,1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