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4-國家海洋研究院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45頁
預算機關
國家海洋研究院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2,524,787,000 元(
計畫內容
1.推動本院施政計畫、研究發展計畫、先期作業、中長程  個案計畫、產學合作計畫等之研擬、彙辦、協調、管考  及評估。 2.推動海洋相關人才培育及促進國際海洋機構交流合作。 3.舉辦學術研討會,建立國際合作的管道,以為海洋政策  研究之參考。 4.建構臺灣海岸地區永續案例之社會─生態系統整合,掌  握臺灣海岸環境與聚落的初步態樣,作為跨領域海洋資  料加值運用。 5.針對臺灣海洋文化、歷史、教育等領域,進行專題研究  與推廣,再將調查數據做為建置海洋資料之加值運用。 6.整理和彙總海洋權益相關歷史文獻與傳統海洋文化知識  資料,並舉辦學術活動為未來海洋政策的發展方向提供  建議。 7.推動臺灣及南海海洋數位孿生發展計畫,優化國家海洋  資料庫及加值應用。 8.海洋觀測計畫與數值模擬分析、海底地形監測與探勘、  海域環境探測技術研發及海洋資源調查與環境監測研究  之規劃及執行。 9.海洋生物、生態系統調查與保育及海洋生物科技與生物  基因體之研究規劃及執行。 10.海域水質分析、海洋碳匯、海域生態受人為影響及水   下聲景之研究規劃及執行。 11.海洋產業創新與轉型、海域遊憩風險資訊系統維運,   海域與海洋工程技術之研究及推廣。 12.海域遊憩安全技術開發,海洋廢棄物偵測、追蹤與實   海試驗之規劃及執行。 13.海域、海岸救難與災害救助技術及海洋資源、能源開   發利用技術之研究及海洋研究成果之推廣。 14.建置有關船艦設計耐海及操縱性能研究之實驗室,提   供船舶流力實驗數值分析與驗證之技術研發。 15.推動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興建計畫,完善我國全海域   基礎調查。 16.辦理海洋素養典範國家與海洋產業人才升級計畫,推   動海洋產業人才升級及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  
預期成果
1.整合提升全國海洋研究量能,達到先進國家海洋科研水  準,成為國際級的國家海洋研究機關。 2.透過辦理各項推廣活動,從中鏈結創造產官學合作機會  ,激發各方研發能量,推動科研創新,增進社會福祉。 3.掌握國際先進海洋科技趨勢,期與國際海洋相關研究組  織合作及交流。 4.透過海洋教育,促使民眾更能認識海洋、親近海洋、善  待海洋,並推動培養海洋產業所需之優質人才。 5.透過舉辦研討會、論壇、專題演講、走讀等活動與出版  專書,促進跨領域交流,讓國人有機會從多方視角接觸  並了解臺灣的豐富多元族群文化,並藉此吸引國人投入  海洋文史研究領域,充實國人海洋公民意識。 6.彙整海洋社會生態資料,推動海岸聚落永續發展,建構  海岸區域地方支援系統,並供政策參考。 7.建立全民海洋素養長期調查相關數據,作為政府制定海  洋政策、文化及教育推廣等執行計畫或方針之參考。 8.建置長期海洋觀測網,整合國內海洋資料並串接國際開  放資料,提供全方位的海洋資料與資訊服務平台及加值  應用,建構海洋數位孿生技術,促進海洋資訊的流通與  充分利用,提升我國海洋研發能量。 9.逐步建置臺灣各類型海洋生態系統長期的基礎生態調查  資料及發展海洋生物基因體之研究與合作,以逐年提升  我國各類型海洋生態系基線資料之完整性及海洋生物基  因體研究之能量。 10.建立我國受抽砂影響海域之基礎生態調查資料及解析   海域生態環境受人為活動影響,並出版專書和國際期   刊文章,作為海洋生態保育、環境保護和教育推廣政   策參考。 11.透過創新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整體海洋產業   可持續發展與經營。 12.提升既有海洋監測資訊應用在海洋溺水、航行安全、   救生救難、海洋污染等海域安全事件防治之整合資訊   ,以達資訊服務升級與決策支援效能。 13.研製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型機,調查黑潮示範電廠海   域環境生態基礎背景資料,量測海洋水文與地形資訊   ,建構黑潮示範電廠所需規劃。 14.滿足國防自主、國艦國造、商船與特殊船舶之船模試   驗需求,強化造船產業本土化,提升整體船舶產業國   際競爭力。 15.100噸級與30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建造下水,400   0噸級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完善設計。 16.透過建構海洋素養及海洋人才數位學院、海洋素養領   袖知能模型、海洋素養教材研發與推廣、海洋產業職   能開發、人才供需調查等,推動海洋產業人才升級及   建構海洋素養典範國家。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4預算
05 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作業 本計畫主要係辦理海洋能源研究與技術推展、海
域遊憩安全監測技術研發、海洋廢棄物偵測、追
蹤與實海試驗、海域、海岸救難與災害救助技術
開發利用、海水水質監測及海洋產業研究與推廣
等業務所需經費232,565千元,編列業務費160,6
51千元,設備及投資71,914千元,其內容如下:
1.海域遊憩安全監測遙測站及機房電費1,408千
 元。
2.辦理海洋研究推廣活動、全國兒童繪畫比賽、
 海域遊憩安全監測遙測站和海洋產業及工程研
 究等所需數據通訊、資料傳輸及活動寄送郵資
 等1,574千元。
3.海域遊憩安全監測遙測站土地租金2千元。
4.辦理高速運算設備、環境資料庫、海域遊憩安
 全監測遙測站及海水水質監測系統等機房租金
 、資訊平台維護及軟體授權等12,553千元。
5.辦理海洋研究推廣活動、全國兒童繪畫比賽、
 海域遊憩安全監測遙測站及海水水質監測系統
 等所需場地、車輛及船舶租賃等369千元。
6.辦理全國兒童繪畫比賽活動保險費8千元。
7.遴用黑潮示範電廠暨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型機
 研製及海域安全監控應變資訊與技術發展約用
 人員4,578千元。
8.辦理全國兒童繪畫比賽、海域遊憩安全監測遙
 測站、黑潮示範電廠暨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型
 機研製及採購案等所需專家學者出席費、講座
 鐘點費、稿費及評鑑裁判費681千元。
9.辦理黑潮示範電廠暨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型機
 研製委辦費13,000千元。
10.辦理海水水質監測系統、海域遊憩安全監測
  遙測站及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等所需試驗耗
  材、五金、用品及油料等5,148千元。
11.一般事務費107,505千元,包括:
 (1)辦理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勞務承攬人力費
   用3,406千元(勞務承攬支出3,406千元)。
 (2)辦理全國兒童繪畫比賽場地佈置、資料印
   刷、攝錄影、餐費及行政雜支等348千元(
   含競賽獎金45千元)。
 (3)辦理海域遊憩安全監測遙測站環境維護、
   保全、臨時站網架設、浮標佈放作業、資
   訊整理及行政雜支等4,068千元。
 (4)辦理海域遊憩風險分級評估檢討與全國海
   灘環境更新調查、海域安全風險監測技術
   及海洋遊憩運動能力分級指標分析檢討及
   推廣活動等9,224千元。(含媒體政策及業
   務宣導費1,000千元)
 (5)辦理黑潮示範電廠暨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
   型機研製所需機組組裝及水文觀測等25,70
   2千元。
 (6)籌組海洋廢棄物治理國家隊布建印太區域
   海廢治理平台發展計畫所需離岸流監測、
   資料收集分析與驗證和海洋污染衛星影像
   人工智慧識別與數據治理等費用4,500千元
   。
 (7)辦理海域安全監控應變資訊與技術發展所
   需雷達資料購罝、建立跨單位雷達資料品
   質管制程序與海態反演及油污識別等56,96
   8千元。
 (8)辦理海水水質監測系統維運與水質安全研
   究所需採樣、分析及耗材等3,289千元。
12.辦理海水水質監測系統及海域遊憩安全監測
  遙測站等儀器設備保養維護及校正等費用12,
  041千元。
13.辦理全國兒童繪畫比賽、海域遊憩安全監測
  、黑潮示範電廠暨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型機
  研製及採購案等員工及專家學者國內旅費864
  千元。
14.國外旅費920千元,包括:
 (1)(考察)丹麥法羅群島Minesto測試場及參訪
   交流465千元。
 (2)(視察)赴韓國HANLA公司參與拖車與迴旋臂
   採購案FAT廠試101千元。
 (3)(視察)荷蘭造波機系統廠試354千元。
15.設備及投資71,914千元,包括: 
 (1)新增海域遊憩安全監測站1站6,012千元。
 (2)辦理黑潮示範電廠暨百瓩黑潮發電商轉原
   型機研製所需發電機設備、數值計算軟體1
   8,900千元。
 (3)籌組海洋廢棄物治理國家隊布建印太區域
   海廢治理平台發展計畫所需光學攝影機、
   錄影設備及資料儲存設備等500千元。
 (4)辦理海域安全監控應變資訊與技術發展雷
   達站網等設備44,102千元。
 (5)海水水質監測之多參數營養鹽儀2,400千元
   。
232,565,000
2000 業務費 160,651,000
2006 水電費 1,408,000
2009 通訊費 1,574,000
2012 土地租金 2,000
2018 資訊服務費 12,553,000
2021 其他業務租金 369,000
2027 保險費 8,000
2033 約用人員酬金 4,578,000
2036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681,000
2039 委辦費 13,000,000
2051 物品 5,148,000
2054 一般事務費 107,505,000
2069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12,041,000
2072 國內旅費 864,000
2078 國外旅費 920,000
3000 設備及投資 71,914,000
3020 機械設備費 60,014,000
3030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800,000
3035 雜項設備費 11,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