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5-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53頁
預算機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215,542,000 元(
計畫內容
1.林業經營長期試驗監測管理   (1)加強試驗林經營管理,建立多元化育林體系,維護     試驗林之完整性,強化作業研究及示範功能。   (2)收集、培育臺灣原生植物,維護永續森林生態系統     ,以確保生物多樣性的維持,保存遺傳基因。因應     林業需求供應苗木資源,提供多方面的運用價值。   (3)增加各生物多樣性場域之解說和展示、生態監測以     及森林自然教育之相關研究,作為未來經營管理及     自然教育推廣決策之參考,強化植物保育、自然教     育及休閒遊憩之需求。   (4)提供組織或協助機關、學校及協會舉辦各類研習、     教學或工作坊等活動,透過專業的策劃與執行,致     力於知識的傳遞與技能的培養,以推動廣泛的行為     改變,實現永續願景。   (5)建立試驗林森林生態系長期監測系統及森林多元化     發展模式示範經營,以調適性經營之手段,尋求試     驗林最適當的生態系經營模式。 2.以自然為本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行動計畫   (1)協助瀕危植物建立成效評估指標及長期監測機制,     並納入本計畫各工作分項實施。   (2)在地原生植物及特色樹種育苗與推廣。挑選合適的     海岸原生植物,綠化劣化地並同時提升生物多樣性     。透過技術輔導結合苗圃/在地團體/居民及企業力     量,有效延展應用時效及範圍。   (3)廊道棲地功能強化與效益監測。透過林隙更新、潛     在植群以及樹種功能篩選等生態原則進行棲地優化     ,以適合的動物類群進行監測評估,培訓在地社群     參與經常性管理及監測工作。   (4)東北角濱海植物公眾參與認知與行動。建立北海岸     之海岸生態系復育、域外保育營造模式及受脅植物     異地復育流程,提升當地社區民眾對於受威脅植物     保育概念及行動。   (5)桃園地區季節性濕地植物遷地保育與社區推廣。建     立台灣西部季節性濕地生態系營造模式及受脅植物     異地復育流程,提升當地社區民眾對於受威脅植物     保育概念及行動。   (6)淺山丘陵受脅植物棲地盤點及異地復育區合作建置     計畫。建立臺灣西部臨海丘陵生態系復育、域外保     育營造模式及受脅植物異地復育流程,同時提升當     地社區民眾對於受威脅植物保育概念及行動。   (7)強化傳統生態資料庫知識與應用。台灣各原住民族     符合韌性社區概念的民族植物知識進行蒐集與整理     ,挑選其中數個項目進行相關應用發展。藉由參與     式調查,紀錄部落耆老之植物生態知識,建構在地     能永續利用的民族植物永續利用倡議。 3.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   (1)推動國家植物園方舟網絡建構與種原永續保存工作     。   (2)進行臺灣濱海植物保種教育中心戶外保種展示及苗     圃新建工程。   (3)進行臺灣濱海植物種原採集工作、臺灣濱海植物保     種教育中心濱海植物種原保存與繁殖工作。 4.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   (1)竹子具有生長快速、再生性強,碳吸存能力比一般     林木強的特性,且用途廣泛,為可永續發展利用的     資源。臺灣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行政院於110年10     月4日核定為期10年的「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     ,串聯從生產、加工、研發應用到銷售的整體產業     鏈。本所作為臺灣森林資源經營與林產利用之專責     研究機關,配合前開政策規劃,協助執行竹產業重     要生產區域經營規劃、竹林經營病蟲害防治、台灣     主要竹種之碳匯推估、經濟竹種相關產品利用技術     研發計畫等之研究、竹材伐採效能與技術提昇、全     竹利用技術提昇與加值產品開發等計畫,以發揮促     進產業上下游技術鏈結功能。 5.六龜木材實驗工廠建置   (1)為增進國產人工林的木材利用、研究及推廣,需進     行大型工程木材與木工廠自動化相關試驗,建立國     產材加工處理資料,以推動國內林業之發展。  
預期成果
1.林業經營長期試驗監測管理   (1)本所試驗林生態系示範經營可作為國有林生態系經     營之標竿,可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加綠色資源與生     物多樣性,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緩和溫室效應     。   (2)品質良善之林道網可確保試驗林經營之安全無虞,     不至影響水源之水質,並可保障中下游民眾生命財     產之安全。   (3)各個生物多樣性展示區及陳列館之經營管理,可提     供戶外教育及室內靜態展示及動態影片欣賞之機會     ,並為志工培訓及解說導覽活動之場所,能充分發     揮環境教育之功能。   (4)保育重要造林樹種之遺傳資源,加強生態環境之監     測及林木疫情病蟲害之診斷諮詢,強化運用地理資     訊系統於試驗林之經營管理,以試驗做前導發揮示     範經營效果。   (5)經濟性人工林體系之建立,是提高國產材利用、建     立優良種原、永續森林經營的示範模式。   (6)森林多元發展模式示範研究,可提供森林生產「調     適性經營」之參據,以供決策單位參考。 2.以自然為本推動國土生態綠網行動計畫   (1)在地原生植物及特色樹種採種育苗與推廣應用。篩     選出耐候性高且具觀賞價值之在地原生海岸植物,     應用在強日照、高溫、高鹽份且水分低土壤之劣化     地綠化。繁殖量化技術轉移至民間商業或非營利團     體。美化當地環境並突顯當地生態特色。   (2)營造多樣化複層林棲地,有利於廊道缺漏物種生存     ,促使廊道生態功能擴大,發展地方夥伴關係。   (3)提升瀕危受脅物種保育亞族群數,促進在地公民之     認知支持,由合作到實際行動,達到稀有物種與棲     地環境的有效保育。   (4)建立公共工程協助生物多樣性保存的運作模式,以     解決桃園地區開發使濕地受脅植物棲地破壞,物種     消失問題。   (5)建立域外保種原,供受脅植物落地種植保存、採種     繁殖與推廣引回。深化社區保育韌性,建立在地居     民與受脅植物的依存關係。   (6)提升農業生態系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棲地功能,期能     解決水生受脅植物棲地不足問題;預期解決現有生     態服務給付實施範圍內之農田受脅植物。   (7)提升原住民族里山傳統食材之紀錄與應用。體現原     住民族在里山生活與植物保育的重要地位,發展相     關案例提供其他社區與政府機構合作的參考。 3.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   (1)進行臺灣濱海植物保種展示溫室新建工程、臺灣濱     海植物保種展示與教育場域新建工程設計規劃作業     及整建工程。   (2)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內列為受威脅等級物種計989     種。115年持續進行較急迫物種之收集與保存,減輕     族群滅絕風險,預計新增完成20種臺灣特稀有受威     脅物種之收集與保存作業(方舟第一期計畫保種數達     563種,112-114年累計新增117種),115年保種數將     達成700種,保種率可提升至70%。 4.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   (1)落實竹林地經營管理,增加國土保安功能。   (2)提升國產竹材品質及數量穩定供應。   (3)輔導業者開創新穎性產品與獲得前瞻加工技術。   (4)加強竹產業與農業發展、建築、能源等跨領域的結     合。   (5)振興臺灣竹產業,增加國際市場競爭力。 5.六龜木材實驗工廠建置   (1)建立經濟性人工林木材工程性能資料庫,如強度分     等、物化性質分析,製材技術優化及精進,提升人     工林永續生產木材使用及價值。   (2)結合科技以數位加工技術加值剩餘資材,開發高質     化產品提升其價值,以充分利用木質資源,延長產     品生命週期循環利用。   (3)優化國產木材之生產效率,提供國內業者技術諮詢     ,進一步提升國產木材品質及木材自給率。   (4)提供國內業者或大專院校木材加工技術諮詢及交流     平台,除可增進國產材之使用,亦可達人才培育,     促進國產材之使用目標。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5預算 114預算 114差異 114比例
05 六龜木材實驗工廠建置 本分支計畫係為增進國內木材利用研究量能,推
廣國產材及提升木材自給率等工作,建置林產品
研發中心,為使功能完善規劃設置不同單元,主
要分為木材加工區及木材檢測實驗室區等場域,
於114年主要進行木材加工區興建工程等相關作
業,本年度主要辦理木材檢測實驗室規劃設計及
購置木材加工機具及實驗儀器等設備,其內容如
下:
1.設備及投資23,000千元。
 (1)辦理木材檢測實驗室規劃設計3,000千元。
 (2)購置電腦數值控制加工等機械設備費20,00
   0千元。
23,000,000 6,600,000 16,400,000 248.48%
3000 設備及投資 23,000,000 6,600,000 16,400,000 248.48%
3010 房屋建築及設備費 3,000,000 3,000,000 0 0.00%
3020 機械設備費 20,000,000 3,600,000 16,400,000 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