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分支計畫:
資料來源:115-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31頁
預算機關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93,055,000 元(
計畫內容
1.研析國際溫室氣體與淨零科技研發資料庫,蒐集最新國  際氣候變遷與環境整合模型相關資訊,更新我國淨零低  碳排放分析平臺評估模型。 2.研析以低全球暖化潛勢替代物質替代氫氟碳化物,並評  析其後續於我國產業運用之可行性,降低我國溫室氣體  排放。 3.蒐研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調查,研擬產品溫室氣體效  能標準管制策略,進而推動產業減量動能,提高產品國  際競爭力。 4.推動碳捕捉後封存管理法規,建置碳封存管理平台並研  擬碳封存相關指引。 5.配合境外碳權開發與管理制度的多元發展,優先建立我  國境外碳權管理架構,並與國際減量合作智庫聯繫合作  ,規劃建置適宜我國國情的境外碳權開發架構。 6.辦理淨零綠生活多元對話及引導行為改變,探討淨零「  生活轉型」推動實務,辨識運用「輕推」契機,滾動式  修正淨零輕推策略參考指引,辦理民眾氣候變遷素養調  查,進而完善我國淨零「生活轉型」推動政策。 7.辦理碳費徵收、碳交易制度效益及衝擊評估,滾動式檢  討修正,精進整體徵收制度架構及應用。 8.制定碳封存減碳效益評估方法及碳封存風險評估方法的  作業規範。  
預期成果
1.掌握國際淨零前瞻技術發展及長期低碳發展策略,提供  我國各部門淨零轉型政策精進建議;完備更新臺灣溫室  氣體低排放分析平台(LEAP)評估模型,評析我國淨零轉  型減碳成效與潛力,以及面臨的挑戰與風險。 2.通過研析以低全球暖化潛勢替代物質替代氫氟碳化物,  規劃推動階段性達成HFCs削減目標,以降低我國溫室氣  體排放,提升我國氣候變遷因應能力。 3.掌握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高排放源之產品排放強度,  提出我國建立產品效能標準之策略建議。 4.建置碳封存管理平台以管理CCS開發案的申請、審查及  維運,建置我國CCS相關指引,確保碳封存場址運作之  安全。 5.建立參與巴黎碳市場相關「作業流程」、「成本與效益  評估工具」、「風險評估」,建置適於我國國情的境外  碳權開發架構。 6.公私協力辦理輕推策略試行,評析「以輕推促成淨零生  活轉型」之政策潛力,掌握民眾氣候變遷素養表現,供  日後政策制定參考。 7.研析碳費徵收相關配套制度之成效與評估產業衝擊與因  應方法。 8.提出中長期碳定價推動路徑建議。 9.建立減碳效益評估方法及風險評估方法,量化碳封存技  術的減碳貢獻,並瞭解碳封存開發對環境、生態、文化  等方面的潛在風險。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5預算 114預算 114差異 114比例
01 淨零排放科技 1.淨零排放-淨零路徑減量效益整合評估,執行
 期間為112年至115年,115年度編列按日按件
 計資酬金221千元、委辦費52,244千元、國內
 旅費40千元,合共52,505千元,包括:
 (1)建構我國淨零排放路徑評估模型,研擬我
   國及部門最佳減碳路徑。
 (2)研析巴黎協定第六條國際減量合作機制之
   法制銜接及國際合作策略藍圖。
 (3)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調查及申報系統規
   劃。
 (4)推動碳捕捉後封存管制法規及管理制度配
   套措施。
 (5)辦理氫氟碳化物替代物質與技術研析計畫
   。
2.淨零排放-淨零綠生活轉型技術示範及推廣計
 畫,執行期間為112至115年,115年度按日按
 件計資酬金47千元、委辦費4,158千元、國內
 旅費30千元,合共編列4,235千元,辦理氣候
 變遷素養精進及調查推廣,運用輕推理論於「
 淨零綠生活轉型」場域推動計畫。
3.淨零排放-碳費及碳交易制度研析與推動規劃
 ,執行期間為113年至116年,115年度編列委
 辦費21,315千元,辦理碳定價政策及配套機制
 研析。 
4.115年度「碳封存整合社會治理計畫」- 封存
 場域減量效益及風險評估作業規範計畫,115
 年度編列委辦費15,000千元,辦理碳封存減量
 效益及風險評估方法。
93,055,000 90,877,000 2,178,000 2.40%
2000 業務費 93,055,000 90,877,000 2,178,000 2.40%
2036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268,000 400,000 -132,000 -33.00%
2039 委辦費 92,717,000 90,277,000 2,440,000 2.70%
2072 國內旅費 70,000 200,000 -130,0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