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機關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949,830,000 元()
計畫內容
1.通訊產業應用檢測驗證計畫:
(1)5G智慧杆檢測標準及驗證研究:藉由制定5G智慧杆
技術規範,引領產業發展與保護消費者權益,建構5
G智慧杆檢測能量及提供驗證服務,推動我國智慧杆
標準化,確保產品品質、資訊互通性、資安及性能
等,加速產業國產化及產業鏈的形成,推動縣市政
府布建5G智慧杆採認本計畫驗證產品,以打通我國5
G行動通訊最後一哩路的5G通訊涵蓋率,及加速5G智
慧城市大數據、自動駕駛車等相關創新加值應用,
改變整個城市朝數位化加速發展。
(2)次世代通訊產品標準及檢測驗證:
<1>投入發展6G產品(包含使用者終端、物聯網產品、
基地臺)之端對端(E2E)、符合性、互運性與資安
標準及檢測能量建置,規劃驗證範圍包含模組、
子系統產品、各式6G應用IoT商品與6G系統整合產
品,加速我國6G產業鏈相關產品發展及落地,爭
取國內外商機。依異質網元(含RIS/ISAC/Passive
IoT)電磁相容性(EMC)標準與6G零信任網路資通
訊安全標準拓展工作重點。
<2>針對異質網元電磁相容性(EMC)及6G零信任網路資
通訊安全,將依3GPP/O-RAN/AI-RAN國際標準進程
,制定技術標準草案與檢測能量建置。並支援台
廠導入國際規範進行產品級測試,接軌國際6G技
術及標準。
2.智慧產業計量檢測驗證及國際鏈結計畫:
(1)智慧製造標準建置及國際鏈結:建置與維持國家度
量衡最高量測標準,提供國內智慧製造等產業最高
標準在地校正服務;確保國際度量衡委員會相互承
認協議(CIPM MRA)效力,使我國所出具校正報告獲
國際承認,提供並滿足國內產業需求之校正及測試
等符合性評鑑之認證平台,精進智慧機械、時間與
頻率及游離輻射等產業所需量測技術與檢測能量,
運用量測技術導入智慧製造等產業應用,推動產業
升級。
(2)智慧安控產品標準檢測及驗證:
<1>制定智慧安控系統之產品安全與資安標準化機制
,推動產品驗證及完善檢測能量,以服務國內業
者,降低檢測成本,提升產品安全性與資安等級
,規劃於場域落地淬鍊,提昇國內安控相關產業
整體技術能力。
<2>與美國、歐洲等國際相關機構進行安控系統產品
標準國際鏈結,掌握國際資安標準發展趨勢,俾
利與國際接軌,促進產業發展。
(3)服務型智慧機器人產品標準檢測:制定服務型智慧
機器人技術規範,推動產業發展、保護消費者權益
並有效提高機器人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效能,
增強業者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形象,以利服務型機器
人產品符合標準要求,降低潛在的風險,為企業的
長期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推動服務型智慧機器人
檢測技術研究,完善國內檢測基礎設施和測試能力
,透過標準的檢測流程和技術,有利推動國內機器
人產業發展、提升產品品質、促進創新及保障市場
競爭力。
(4)對接國際性標準組織暨拓展智慧解決方案標準與驗
證:
<1>參與並對接國際標準化組織之標準制定及檢測驗
證方案,促進標準及檢測驗證技術與國際同步。
<2>制定基礎設施、能源科技、車聯網等前瞻性標準
,協助廠商符合國際工控資安相關規範,擴大外
銷市場。
<3>依身心障礙者保障權益法規定,辦理輔具通用設
計競賽及友善市售輔具評選,並建立國內輔具檢
測能量。
(5)無人機檢測技術建置:無人機在各國許多領域及產
業應用持續增加,因應全球趨勢發展,本計畫將進
行先期評估,針對建置無人機電磁相容及綜合檢測
實驗室之相關作業進行可行性分析,以利未來能依
據各類無人機應用之國際與國內標準提供檢測服務
,及執行無人機實際飛行檢測,進而奠定建構國內
最完整無人機檢測驗證能量環境之基礎。
3.儲能系統暨充電設備檢測驗證計畫:
(1)儲能系統安全暨智慧電網標準檢測驗證:為達到綠
能高滲透率必須布建大量智慧電網與併網型儲能系
統,發展該領域標準檢測驗證能量,確保各類設備
符合國際標準,以協助達成我國淨零轉型之願景。
(2)MW級充電設備關鍵零組件檢測驗證:本計畫將建置
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纜線組暨400kVA充電設
備安全檢測設備,並配合國內產業需求逐步擴增提
供符合國際標準之MW級充電設備安全檢測服務,滿
足國內MW級電動車輛充電設備佈建之安全性測試需
求。
4.淨零科技標準檢測驗證計畫:
(1)氫能零組件標準檢測驗證:國家發展委員會於111年
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為能協
助策略中氫能的發展,本計畫從計量、標準、檢測
驗證著手,以奠定國內產業發展基礎,擬發展低碳
氫來源證明制度與查證技術、氫氣流量量測與不純
物驗證技術、氫能設備標準與檢測技術。
(2)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標準暨檢測技術建置:國家發展
委員會於111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
策略」,為能協助策略中氫能產業的發展,本計畫
定位為氫能燃料電池產品應用安全第三方檢測驗證
能量之建置,為產業提供產品規格與安全性驗證把
關,同時並協助產業進行技術面相關測試,擬發展
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檢測技術。
(3)綠能科技產業標準檢測驗證:發展大尺寸太陽光電
模組及零組件標準檢測驗證、150米測風塔及氣象式
光達校驗場域發展科技產品等2大類產品之安全及性
能標準、檢測及驗證技術之推動,建構與維持符合
國際標準之產品驗證環境。
(4)浮式風電與光電標準檢測驗證:配合2050淨零碳排
的目標政策,積極建置與國際接軌且適用我國環境
之浮式風電標準檢測驗證能量,完成浮台設計驗證
實案,並精進離岸風場檢測驗證能量,另針對海上
太陽光電案場相關設備、設計與建置技術等,建立
所需之標準、檢測、驗證技術能量,為臺灣邁向淨
零排放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5)無碳電力憑證標準檢測驗證:蒐集及掌握國際無碳
電力憑證標準技術規範及驗證標準技術規範,為國
內無碳電力量測、監測與憑證核算確立方向,並研
析無碳能源技術數據傳輸通訊等相關技術規範,以
及建立國內無碳電力憑證標準技術規範及驗證量能
,並促進與國際無碳電力標準及技術相關單位合作
。
(6)綠電交易拓展暨數位碳查證技術:建構國內再生能
源憑證制度,深化綠電交易媒合,由中立機構執行
再生能源憑證發行與管理,提供我國產業具公信力
的綠能證明;藉由與國際相關憑證組織交流合作,
協助提升本土廠商進入國際綠色供應鏈之機會;完
善國內D-MRV基礎,整合國內外權責機關碳管制要求
平台,供產業、第三方查證機構及主管機關運用,
提升我國碳揭露普及率,降低中小企業碳管理負擔
。
5.永續航空燃料檢測驗證計畫:研析永續航空燃料之國際
標準和驗證規範,並藉以制修訂符合國際要求且能提升
本土產品競爭力的驗證標準,另提升永續航空燃料品質
項目檢測技術、建置相關檢驗能量,提供在地檢測服務
及確保產品品質,完備國內永續航空燃料標準及驗證能
量,推動國際間符合性評鑑相互承認。
6.標準檢驗致能轉型計畫:
(1)整合標準檢驗及度量衡申辦系統,辦理UI/UX重新設
計,並導入生成式AI技術,打造「標準檢驗智慧秘
書」應用服務,提供有感便民服務。
(2)推動建置「標準檢驗智慧助手」,透過AI技術協助
自動化案件審核、商品檢驗、標示審查等流程,進
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與準確性,打造更加高效與智慧
的政府。
預期成果
1.通訊產業應用檢測驗證計畫:
(1)5G智慧杆檢測標準及驗證研究:
<1>完善5G智慧杆系統之物聯網模組化、標準化CNS國
家標準草案1份及推動1家檢測能量。
<2>完備5G智慧杆之5G O-RAN即時智能控制(RT-RIC)
與非即時智能控制(NRT-RIC)應用功能與測試要求
標準1份,並推動輔導5G O-RAN微型基地臺業者符
合5G O-RAN技術規範要求。
<3>推動5G智慧杆驗證場域1件,輔導2家業者符合智
慧杆標準。
(2)次世代通訊產品標準及檢測驗證:
<1>依3GPP或O-RAN標準進程完備異質網元可重構智慧
表面(RIS)之電磁相容(EMC)測試標準草案1份。
<2>推動台廠產品級異質網元進行可重構智慧表面(RI
S)電磁相容性(EMC)試作測試1件。
<3>完成近即時智慧控制器之應用程式(xAPP)測試標
準草案1份及試作測試1件。
<4>完成基於6G開放式架構之零信任網路存取(ZTNA)
資通訊安全相關標準草案1份及研析報告1份。
<5>與3GPP/O-RAN/AI-RAN/IMT-2030聯盟所屬會員或
相關組織所屬會員合作交流1件。
2.智慧產業計量檢測驗證及國際鏈結計畫:
(1)智慧製造標準建置及國際鏈結:
<1>建立及維持我國度量衡17項領域國家級量測標準
系統逾百套。
<2>提供國內產業度量衡最高量測校正服務約4,800件
。
<3>提供國家標準時間網路校時服務平均每日約3.3億
次。
<4>參加國際比對7項,維持我國簽署國際度量衡委員
會相互承認協議(CIPM MRA)相互承認。
<5>參與及維持國際實驗室認證聯盟(ILAC)、國際認
證論壇(IAF)及亞太認證合作組織(APAC)相互承認
協議3份。
<6>工具機主軸平均故障間隔(MTBF)達4,000小時之監
測技術。
<7>完善組裝數位履歷及量測數據,發展智慧化工具
機組裝精度補償技術。
<8>導入產業智慧製造量測技術升級及線上量測關鍵
技術示範案例達16案以上,及完成技術應用案例2
案。
(2)智慧安控產品標準檢測及驗證:
<1>制定智慧影像系統產品標準草案(資安、產品安全
)3份;建置智慧監控系統產品(資安、產品安全)
檢測能量及產品驗證5案、推動資安SBOM表查核機
制5案。
<2>建置智慧監控系統產品之實驗場域測試驗證規劃1
案;鏈結智慧影像監控系統產品產業相關國際標
準及檢測技術國際交流2次。
(3)服務型智慧機器人產品標準檢測:
<1>完成自主移動機器人、多足型機器人框架國內外
技術資料調查報告共5份;研擬電磁相容性、功能
性安全、電氣安全技術規範草案3份、完成試作評
估報告2份及機械安全風險評估報告1份。
<2>研擬服務型智慧機器人系統管理框架與生命週期
技術規範草案1份、完成服務型智慧機器人產品之
系統架構分析及技術資源調查報告2份、研擬資訊
安全確保要求之技術規範草案1份。
(4)對接國際性標準組織暨拓展智慧解決方案標準與驗
證:
<1>參與美國國際自動化協會(ISA)之62443國際工控
資安標準制修訂至少3場次,並出席國際機車換電
聯盟(SBMC)國際標準制定會議至少5場次,於會議
中提出我方意見並設法納入國際標準,以擴大我
國於工控資安及車輛領域之技術影響力。
<2>制定「分散式能源設備資安產業指引」、「車聯
網資安產業指引」等3件,提供國內分散式能源設
備廠商及車聯網廠商快速了解如何導入及符合IEC
62443及ISO 21434標準,提升國際外銷市場,並
調和IEC 62443系列標準3件,協助國內產業界強
化工控安全風險管理。
<3>辦理智慧輔具設計競賽,學界參與24人以上,業
界參與10家以上,鼓勵相關標準與技術導入產品
應用。補助產業團體推動標準化活動5案,活絡產
業發展。輔導1家國內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零
組件廠商取得IECQ國際驗證證書,提升產品品質
以利打入國際供應鏈。
(5)無人機檢測技術建置:
<1>規劃與盤點無人機EMC檢測實驗室設備及空間需求
報告1份。
<2>評估國內現有EMC檢測實驗室檢測能量報告1份。
<3>研擬EMC及綜合檢測設備之規格報告1份。
<4>規劃與建立無人機EMC檢測實驗室之先期評估報告
3份。
3.儲能系統暨充電設備檢測驗證計畫:
(1)儲能系統安全暨智慧電網標準檢測驗證:完成表後
儲能案場專案驗證案例1案、家用儲能系統大型燃燒
測試1案、液流電池系統驗證技術規範草案1案,完
成電池管理系統(BMS)測試並提供服務至少1案,完
成EMS資安及互通性檢測技術以完備儲能系統檢測能
量,完成智慧家庭儲能系統(ESS)互通性檢測能量,
申請檢測認證,提供檢測服務。
(2)MW級充電設備關鍵零組件檢測驗證:
<1>完成建置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纜線組暨400
kVA充電設備安全檢測設備。
<2>完成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纜線組安全性檢測技
術規範(法規)暨測試需求。
<3>完成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設備安全檢測實
驗室建置基地測量先期作業文件。
<4>完成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設備安全檢測實
驗室建置電力需求先期作業文件。
<5>完成車載集電弓檢測標準與檢測技術研析報告1份
。
<6>完成架空線集電弓檢測標準與檢測技術研析報告1
份。
4.淨零科技標準檢測驗證計畫:
(1)氫能零組件標準檢測驗證:完成低碳氫(綠氫)認定
準則與來源證明制度草案、完成加氫機移動式秤重
平台原型(70 MPa)、進行加氫機流量量測技術研究
,建立氫能載具量測標準、建立氫氣不純物(6種)分
析技術、提供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等應用之氫氣品
質檢測標準分析技術、完成止回閥與流量控制閥性
能安全檢測測試程序技術評析資料、建置實驗室用
氫氣洩漏偵測裝置性能測試系統及加氫機加氫協定
測試系統。
(2)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標準暨檢測技術建置:氫能燃料
電池系統測試技術研析、氫能燃料電池系統測試設
備操作程序、建置符合IEC標準的氫能燃料電池系統
測試能量、完成氫能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的建置與場
域整合、燃料電池相關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草案3份
以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檢測能量評估及
國際標準與檢測方法研析報告1份、安全與性能測試
項目測試實例研析報告1份。
(3)綠能科技產業標準檢測驗證:就大尺寸太陽光電模
組及零組件標準檢測驗證、測風塔及氣象式光達校
驗場域發展科技產品等主題,建置合作團隊2組、檢
測技術活動2場、檢測設備2項、提供技術服務委託
案及工業服務35案、標準制修訂2件。
(4)浮式風電與光電標準檢測驗證:
<1>完成浮式風電國際標準研析、建置浮式風電極端
環境分析驗證技術及浮式風電繫泊系統水動力分
析驗證技術與多元海域能源資料庫平台(資料更新
暨離岸測風塔數據蒐集與檢核)、辦理專案驗證審
查與提升驗證技術、完成輔助檢測驗證技術評估(
如機器人輔助檢測與無人載具等)及國際海域能源
資訊蒐集與國際多元海域能源驗證技術可行性評
估。
<2>完成海上光電相關技術指引4份及技術報告2份、
辦理海上光電相關國內會議2場及國際交流會1場
、實證例前置作業規劃及相關測試報告1份、海上
儲能系統海洋環境試驗能量建置規劃報告1份。
(5)無碳電力憑證標準檢測驗證:
<1>完成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計2篇、研究或調查報
告2篇。
<2>辦理學術活動2場次、技術活動1場次、規範或標
準制定1案、促成與學界或產業團體合作研究1件
。
(6)綠電交易拓展暨數位碳查證技術:
<1>開發巨量多對多綠電憑證交易平台新功能、建置
認可案場查驗機構管理系統、完成電動載具綠電
憑證示範1案、推動再生能源憑證案場查核機構認
可制度、規劃再生能源憑證價格訊號機制、研析
憑證制度與國際倡議如RE100新版標準。
<2>完成電子資訊產業碳排放數位查證技術指引1份、
完成數位碳查證平台功能擴充文件1份、完成國內
自願性查證系統介接或開放使用報告1份。
5.永續航空燃料檢測驗證計畫:
(1)藉由研析國外相關標準及管理規範,並透過國內外
相關技術交流進行意見蒐集,調和國際並訂定符合
國內產業需求之CNS國家標準及驗證規範。
(2)建置符合國際規範之檢驗能量及技術,完善產品檢
測與驗證環境,落實在地化檢測服務,以活化國內
相關產業供應鏈,以縮短國內業者產品開發驗證及
外銷認證之時程,增加產業競爭力並提升國際競爭
力。
6.標準檢驗致能轉型計畫:
(1)辦理智慧應用服務開發先期作業,打造標準檢驗AI
應用平台,提供各業務單位訓練各領域資料,導入
多項商品品目判定資料集訓練。
(2)打造標準檢驗AI共用平台,建置地端AI大語言模型
基礎建設,並辦理多場AI培訓課程。
| 編號 | 科目 | 說明 | 數量 | 單位 | 單價 | 115預算 | 114預算 | 114差異 | 114比例 |
|---|---|---|---|---|---|---|---|---|---|
| 03 | 儲能系統暨充電設備檢測驗證 | 本計畫共辦理2分項計畫,計需經費112,664千元 (經常門67,664千元、資本門45,000千元): 1.各分項計畫內容如次: (1)儲能系統安全暨智慧電網標準檢測驗證46, 914千元(經常門41,914千元、資本門5,000 千元): <1>提升電力調節系統(PCS)檢測驗證能量2, 000千元:提升國內電力調節系統檢測技 術能力,舉辦電力調節系統能力比對試 驗,及評估充電樁之電力調節系統產業 發展趨勢,辦理電力調節系統相關檢測 技術及標準之訓練,培育電力調節系統 併網、安規及資安檢測驗證相關人才。 <2>完善儲能專案驗證(含戶外)及建立行動 儲能系統檢測驗證環境22,920千元:提 供表後儲能案場專案驗證服務,執行家 用儲能系統大型燃燒測試,擬定液流電 池系統驗證技術規範草案,研析行動儲 能充電設施安全規範,提供電池管理系 統(BMS)測試服務案例,辦理行動充儲互 通性測試示範案例等電池系統驗證。 <3>建立智慧電網及智慧家庭與能源系統間 互通性及資安檢測能量計畫21,994千元( 經常門16,994千元、資本門5,000千元) :制定智慧電網國家標準草案,建立電 動車對電網充電通訊介面互通檢測能量 ,建置能源管理系統(EMS)資安及互通性 檢測技術以完備儲能系統檢測能量,完 成智慧家庭儲能系統(ESS)互通性檢測能 量,申請檢測認證等。 (2)MW級充電設備關鍵零組件檢測驗證65,750 千元(經常門25,750千元、資本門40,000千 元): <1>建置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纜線組 暨400kVA充電設備安全檢測設備58,000 千元(經常門18,000千元、資本門40,000 千元):提供國內MW級充電設備暨纜線組 安全檢測服務。 <2>建置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設備安 全檢測實驗室先期作業7,750千元:辦理 百萬(MW)級電動車輛充電設備安全檢測 實驗室建置基地測量先期作業,並評估 實驗室建置相關電力與空間需求。 2.各項經費明細如次: (1)研習儲能系統、智慧電網、充電纜線組、 充電設備等相關檢測驗證技術訓練費80千 元。 (2)執行儲能系統、智慧電網、充電纜線組、 充電設備等相關測試及實證所需水電費740 千元。 (3)租用專線及ADSL等費用20千元。 (4)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土地租金2,000千元 。 (5)辦理相關成果展及研討會場地租金、影印 機、機械器材租賃等費用400千元。 (6)執行本計畫相關業務活動保險費10千元。 (7)學者、專家出席計畫相關會議之出席費, 及邀請國內外技術專家講授儲能系統、智 慧電網、充電纜線組、充電設備檢測驗證 技術課程之講座鐘點費、稿費等905千元。 (8)委辦費101,564千元(經常門60,764千元、 資本門40,800千元): <1>完善儲能專案驗證(含戶外)及建立行動 儲能系統檢測驗證環境計畫4,420千元。 <2>建立行動儲能暨電池管理系統檢測驗證 能量計畫18,500千元。 <3>建立智慧電網及智慧家庭與能源系統間 互通性及資安檢測能量計畫19,494千元 。 <4>建置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纜線組 暨400kVA充電設備安全檢測設備計畫51, 400千元。 <5>建置百萬瓦(MW)級電動車輛充電設備安 全檢測實驗室先期作業計畫7,750千元。 (9)參加智慧電網、充電纜線組、充電設備等 相關領域公(協)會、學會、專業機構會費2 5千元。 (10)文具紙張、電腦及周邊設備、電器用品耗 材、防護等用品及圖書、報章雜誌、檢驗 工具、配件、夾具等費用60千元。 (11)參加國內展覽、成果展示、專題研究報告 及檢驗技術研討會文件印刷、環境佈置與 清理、與國際能源檢測技術機關進行檢測 交流、即時翻譯、申請認驗證、建築物公 共安全檢查申報、消防系統檢修申報、檢 驗業務廢液及污水處理、保全及管理費等 費用1,975千元。 (12)推動儲能、智慧電網、充電纜線組、充電 設備等相關領域產品實證設備維護修繕及 校正、電梯維護保養等費用250千元。 (13)調查國內產業動態及參與國內相關會議等 旅費400千元。 (14)測試樣品及展示樣品運費15千元。 (15)洽公短程車資20千元。 (16)建置電磁耐受測試系統及高電力電動車輛 充電等檢測儀器設備4,200千元。 |
112,664,000 | ||||||
| 2000 | 業務費 | 108,464,000 | 283,452,000 | -174,988,000 | -61.73% | ||||
| 2003 | 教育訓練費 | 80,000 | |||||||
| 2006 | 水電費 | 740,000 | |||||||
| 2009 | 通訊費 | 20,000 | |||||||
| 2012 | 土地租金 | 2,000,000 | 4,400,000 | -2,400,000 | -54.55% | ||||
| 2021 | 其他業務租金 | 400,000 | |||||||
| 2027 | 保險費 | 10,000 | |||||||
| 2036 |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 905,000 | 410,000 | 495,000 | 120.73% | ||||
| 2039 | 委辦費 | 101,564,000 | 278,417,000 | -176,853,000 | -63.52% | ||||
| 2045 | 國內組織會費 | 25,000 | |||||||
| 2051 | 物品 | 60,000 | 95,000 | -35,000 | -36.84% | ||||
| 2054 | 一般事務費 | 1,975,000 | 80,000 | 1,895,000 | 2,368.75% | ||||
| 2069 |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 250,000 | |||||||
| 2072 | 國內旅費 | 400,000 | 35,000 | 365,000 | 1,042.86% | ||||
| 2081 | 運費 | 15,000 | |||||||
| 2084 | 短程車資 | 20,000 | 15,000 | 5,000 | 33.33% | ||||
| 3000 | 設備及投資 | 4,200,000 | 10,000,000 | -5,800,000 | -58.00% | ||||
| 3020 | 機械設備費 | 4,200,000 | 10,000,000 | -5,800,000 | -5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