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機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160,548,000 元()
計畫內容
1.森林及生物多樣性領域科技試驗研究:
(1)森林健康與動態監測:進行樹木有害生物調查、危
害風險評估與監測防治策略之精進,並納入都市綠
廊道等人為環境中之生態系服務指標。同步發展跨
領域的森林動態與氣候衝擊評估方法,建構具前瞻
性的森林健康預警與管理技術。
(2)社會生態系統建構與深化:拓展森林在療癒、美學
與環境教育上的多元應用,深化山村與原住民文化
環境之連結。以協作方式推動在地居民參與生態調
查與物種保育,進一步探討森林植物物候變化對生
態系統的影響。
(3)經濟性人工林生產體系優化:持續推動經濟性樹種
之選育與育林技術,整合副產物利用與推廣策略,
建立結構穩定且產能符合市場需求的人工林系統。
並監測林分健康與資源供應動態,因應產業與政策
發展需求。
(4)林產加工創新與技術擴散:強化林產業永續轉型,
精進綠色加工技術、開發主副產物創新加值技術,
導入循環經濟思維。配合市場趨勢推動產業轉型,
擴大技術應用與產業輔導能量,提升國內林產業整
體競爭力。
2.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
(1)整合農業創新育成中心跨域資源,透過聯合展售、
成果發表、專業講座課程等各式活動及教育訓練,
提供農企業及農民多元服務,輔導農企業研發創新
技術或產品,並協助媒合政府資源及增加銷售通路
。
(2)針對扁柏屬植物進行DNA分子標識的開發,確保DNA
分子技術可以輔助木材辨識,為我國林產品檢驗提
出新的驗證方法。
(3)林木種子冷藏庫的監控與維護、國家林木種原庫苗
圃經營管理、採收累積庫存種子、種子異地備份保
存、種子標本館經營管理及標本新增、國際種子交
換。
3.淨零排放及提升森林碳匯效益研究:
(1)現地調查相思樹人工林,建立單木胸徑、樹高推估
材積及碳貯存量之測計統計模式,並以本研究蒐集
之碳匯估算參數,建立供森林碳匯專案計算參考應
用之碳貯存量計算試算表。
(2)規劃收穫林產品(HWP)國家清冊架構,建立各項活動
數與係數清單,試算2017-2024 HWP碳排放與移除。
(3)推廣高碳匯樹種,示範協助企業造林生長監測,推
廣租地造林與國有林班地栽植10公頃。提出增加香
杉人工林林分碳匯能力之最佳管理技術,擴散具增
匯效應之人工林密度管理技術。
(4)設計海岸逆境復育造林作業方法技術指引,強化推
廣應用。
(5)提出不同自然式植栽碳匯之模式與效益,推動企業
採行實踐自然碳匯之可行性組合。
預期成果
1.森林及生物多樣性領域科技試驗研究:
(1)生態韌性提升: 強化森林與都市林的健康與調適能
力,降低氣候變遷、災害及人為干擾對生態系統的
衝擊。
(2)社區參與深化: 促進在地居民參與生態知識建構與
文化資產保存,建立可持續的社會生態系統治理模
式。
(3)經濟效益推升: 建立具氣候適應性的人工林經營模
式,提升木材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4)產業轉型落實: 推動林產加工技術升級與創新應用
,促進林產業高值化與綠色永續發展。
2.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
(1)藉由農業創新育成中心多元服務,促進廠商異業結
盟,協助產業技術研發、轉型升級,加速產業化運
用,展現農業輔導能量。
(2)預期將提出驗證扁柏屬植物,尤其是台灣扁柏、紅
檜與日本扁柏DNA層次的差異鑑定標準作業流程。
(3)維護種子冷藏庫以利各類型種子活力之維持,採收
累積庫存種子增加種子組數100編號以上,增加種子
標本編號100號以上,每2年編定一冊種子交換目錄
與國際進行種子交流,與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
中心進行種子異地備份,每年保存重要核心種子200
份。
3.淨零排放及提升森林碳匯效益研究:
(1)建立供森林碳匯專案計算參考應用之碳貯存量計算
試算表,規劃收穫林產品(HWP)國家清冊架構,建立
各項活動數與係數清單。
(2)篩選高碳匯樹種、提供種子與插穗等育苗材料以及
管理技術,引導企業投入造林,並辦理技術工作坊
。
(3)建立海岸劣化地復育造林增匯技術及作業模式操作
指引。
(4)輔導企業參與森林碳專案,並提出可行之運作架構
,協助林企業、學校與相關組織擴大專案服務量能
。
| 編號 | 科目 | 說明 | 數量 | 單位 | 單價 | 115預算 | 114預算 | 114差異 | 114比例 |
|---|---|---|---|---|---|---|---|---|---|
| 01 | 森林及生物多樣性領域科技試驗研究 | 本計畫為持續推動我國森林永續經營核心目標, 延續前期基礎研究與施政成果,於本年度持續深 化四大重點面向:森林健康與動態監測、社會生 態系統整合、經濟性人工林體系強化,以及林產 加工與技術擴散。透過整合生態、產業與社會三 者之系統思維,強化森林多功能性經營效益,其 內容如下: 1.人事費200千元,係辦理森林動態樣區複查超 時加班費。 2.業務費107,763千元。 (1)員工教育訓練費17千元。 (2)水電費9,413千元。 (3)郵資、電話、網路通訊等費用1,043千元。 (4)電腦及資訊作業系統維護費等1,068千元。 (5)租用影印機及各項活動場地租金等2,097千 元。 (6)車輛牌照稅、燃料使用費等44千元。 (7)舉辦活動之法定責任保險等費用206千元。 (8)遴用短期專業人士協助辦理業務等費用37, 971千元。 (9)出版林業研究專訊、臺灣林業科學等刊物 所需撰稿、編輯、審查等費用及辦理研討 會、講習等鐘點費1,907千元。 (10)購置試驗藥品、試驗材料、玻璃器皿、辦 公用具、文具紙張、清潔用品及公務車輛 油料等15,411千元。 (11)印製林業出版品、研究計畫書、成果報告 、研討會資料、資料建檔、研發成果發表 與推展及事務性工作外包等費用22,074千 元。 (12)研究大樓等建築修繕費用261千元。 (13)公務車輛及辦公用器具之保養維修等費用 703千元。 (14)各項試驗用儀器等設備之保養維修費用2, 128千元。 (15)國內差旅費12,485千元。 (16)各項試驗器材、工具等運費915千元。 (17)洽公短程車資20千元。 3.設備及投資4,520千元。 (1)購置試驗用機械設備等費用2,553千元。 (2)汰購電腦等各項軟硬體設備費1,569千元。 (3)購置野外排程錄音機、汰購冷氣機等事務 設備398千元。 |
112,483,000 | ||||||
| 1000 | 人事費 | 200,000 | |||||||
| 1040 | 加班費 | 200,000 | |||||||
| 2000 | 業務費 | 107,763,000 | 9,160,000 | 98,603,000 | 1,076.45% | ||||
| 2003 | 教育訓練費 | 17,000 | 60,000 | -43,000 | -71.67% | ||||
| 2006 | 水電費 | 9,413,000 | 1,740,000 | 7,673,000 | 440.98% | ||||
| 2009 | 通訊費 | 1,043,000 | 57,000 | 986,000 | 1,729.82% | ||||
| 2018 | 資訊服務費 | 1,068,000 | 200,000 | 868,000 | 434.00% | ||||
| 2021 | 其他業務租金 | 2,097,000 | 130,000 | 1,967,000 | 1,513.08% | ||||
| 2024 | 稅捐及規費 | 44,000 | |||||||
| 2027 | 保險費 | 206,000 | |||||||
| 2033 | 約用人員酬金 | 37,971,000 | 550,000 | 37,421,000 | 6,803.82% | ||||
| 2036 | 按日按件計資酬金 | 1,907,000 | 100,000 | 1,807,000 | 1,807.00% | ||||
| 2051 | 物品 | 15,411,000 | 3,637,000 | 11,774,000 | 323.73% | ||||
| 2054 | 一般事務費 | 22,074,000 | 1,958,000 | 20,116,000 | 1,027.37% | ||||
| 2063 | 房屋建築養護費 | 261,000 | 80,000 | 181,000 | 226.25% | ||||
| 2066 | 車輛及辦公器具養護費 | 703,000 | |||||||
| 2069 |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 2,128,000 | 390,000 | 1,738,000 | 445.64% | ||||
| 2072 | 國內旅費 | 12,485,000 | 228,000 | 12,257,000 | 5,375.88% | ||||
| 2081 | 運費 | 915,000 | 10,000 | 905,000 | 9,050.00% | ||||
| 2084 | 短程車資 | 20,000 | 20,000 | 0 | 0.00% | ||||
| 3000 | 設備及投資 | 4,520,000 | 30,000 | 4,490,000 | 14,966.67% | ||||
| 3020 | 機械設備費 | 2,553,000 | |||||||
| 3030 |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 1,569,000 | 30,000 | 1,539,000 | 5,130.00% | ||||
| 3035 | 雜項設備費 | 39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