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115-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及所屬單位預算案-單位預算案第196頁
預算機關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承辦單位
預算金額
44,399,000 元(
計畫內容
1.作物品種改良、種原蒐集及利用-厚植農業基石,創造  領先新資源:   (1)果樹、蔬菜等作物優質或特殊用途品種育成。   (2)抗/耐生物與非生物逆境作物品種育種研究。   (3)作物種原蒐集、保存、繁殖、評估及利用研究。   (4)次世代農林種原方舟-永續保存及產業調適應用。 2.作物栽培、採後處理及產業應用技術研究-擴增栽培關  鍵技術,強化農業產業鏈:   (1)果樹、蔬菜等作物栽培、採後處理、加工等技術改     進。   (2)作物生產整合管理體系創新及關鍵技術開發。   (3)農田土壤與肥培、環境友善資源永續利用等綜合管     理技術開發。   (4)因應氣候變遷,研發農業部門淨零排放及增匯科學     技術。 3.植物保護技術研究-整合技術,建構安全農業生產體系  :   (1)植物病蟲害診斷、監測調查與鑑定技術之研發與應     用。   (2)重要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技術之研發與應用。   (3)重要作物防檢疫技術之開發與標準作業流程之建立     與應用。   (4)重要作物安全農業生產體系(IPM/ICM)建構。   (5)作物環境友善安全植物保護資材開發與應用。 4.農業生物技術與產品加值化研究-創新生物技術與多元  新用途開發利用:   (1)基因轉殖作物檢監測與生物安全評估平臺之研究。   (2)作物組織培養與機能性研究。 5.技術服務、農業人力與產業培育及先端科技應用-強化  成果加值擴散,提升農業行銷能力:   (1)農業生產、環境安全及長期生態之調查、監測與評     估。   (2)建立農業淨零排放量測方法學、研析政策輔導措施     與誘因機制。   (3)研發循環農業科技與產業場域輔導。  
預期成果
1.作物品種改良、種原蒐集及利用-厚植農業基石,創造  領先新資源:   (1)持續開發各項作物新品種(系)並因應市場競爭,投     入高競爭優勢、適合設施環境栽培、貯運關鍵目標     及擴展加工領域使用之蔬菜、果樹等作物品種育成     。   (2)面對全球氣候變遷,針對暖化議題與極端氣候議題     ,進行蔬菜、果樹等作物抗/耐生物與非生物逆境特     性育種研究,提高作物面對衝擊之抗/耐能力。   (3)持續作物種原蒐集、保存、繁殖、評估及利用研究     ,建構完善種原特性資料,提供前瞻應用資源。   (4)建立種原方舟永續及異地備份保存;應用豐富種原     遺傳歧異,強化氣候變遷作物調適策略;透過種原     交流強化國際鏈結及國內產業,轉向產業需求的服     務平臺。 2.作物栽培、採後處理及產業應用技術研究-擴增栽培關  鍵技術,強化農業產業鏈:   (1)持續開發重要作物之栽培管理技術;改進作物之採     後處理、保鮮、貯運技術,提升農民收益。   (2)建構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納入未來情境研析     並擬定農業生產計畫,規劃農作物適栽區,建立並     推動調適技術以納入現有生產體系。   (3)開發作物設施栽培、省工栽培、營養管理、生物性     肥料、水分監測及灌溉管理等多面向技術,進行環     境友善耕作模式、農田地景區新耕作系統、蔬果集     團化栽培模式及有機管理技術之研究。   (4)建置完成碳減排及增匯的重點農業管理措施,例如     水田間歇灌溉、精準施肥、保育耕犁等;開發兼具     減排及增滙調適技術。 3.植物保護技術研究-整合技術,建構安全農業生產體系  :   (1)建立植物病原微生物,包括真菌、細菌、菌質、病     毒、線蟲及害蟲與其他有害動物種類之傳統與分子     檢測鑑定技術以及製備檢測試劑,提供更正確、快     速及簡便的資訊。   (2)針對重要作物,進行防治藥劑篩選,建立精緻農業     農場、設施栽培作物、果樹、蔬菜及倉儲病蟲害整     合性管理技術,降低疫病與蟲害發生密度,減少農     藥使用次數。   (3)開發重要作物防檢疫及監測技術,建立標準作業流     程,以落實執行防檢疫工作。   (4)針對重要作物及栽培環境(溫室或露天)進行栽培     管理行為及病蟲害相調查,運用生物性、非農藥及     低毒物質之防治資材與技術規劃安全生產防治措施     ,建構作物安全生產體系。   (5)針對重要作物之關鍵病蟲害,開發生物防治與對環     境友善之植物保護資材,建立應用技術。 4.農業生物技術與產品加值化研究-創新生物技術與多元  新用途開發利用:   (1)改進基因轉殖植物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建構基因轉     殖及非基因轉殖種苗高效能檢監測及風險評估體系     ,以強化我國對於基因轉殖植物之安全管理。   (2)組織培養關鍵技術的開發,並利用組織培養技術解     決種苗生產問題、提高種苗品質、輔助育種並提高     育種效率。 5.技術服務、農業人力與產業培育及先端科技應用-強化  成果加值擴散,提升農業行銷能力:   (1)持續維護長期監測站與收集資料/數據,發展農業生     態系及生物多樣性指標之指標監測與評估方法,整     合長期數據建立預警/預測模型,於不同操作類型之     農業生態系,結合權益關係人參與改善指標,以保     護、保育和恢復自然和農業生態系。   (2)建立農業生產碳排放量測與調查標準方法,完備國     內農業淨零碳排之適用係數與計算方法學,完成重     要農產品碳足跡盤查及應用研究。   (3)開發農業剩餘資源肥料化應用與建置農業循環再利     用示範場域,如進行農林資材循環利用;針對農業     循環減碳產業場域,進行輔導與示範推動。  
編號 科目 說明 數量 單位 單價 115預算 114預算 114差異 114比例
01 作物品種改良與蒐集 本分支計畫係辦理果樹、蔬菜等作物優質或特殊
用途品種育成;抗/耐生物與非生物逆境作物品
種育種研究;作物種原蒐集、保存、繁殖、評估
及利用研究;次世代農林種原方舟-永續保存及
產業調適應用等計畫。其內容如下:
1.業務費17,417千元。
 (1)水電費658千元。
 (2)郵資、電話、數據及網路通訊費35千元。
 (3)使用電子資料庫等權利使用費431千元。
 (4)種原資料庫維護、電腦設備保養、維修及
   操作等費用322千元。
 (5)進行田間試驗研究所需向農民租用農藝、
   園藝作物田等租金580千元。
 (6)辦理作物品種改良與蒐集等業務所需遴用
   約用人員協助進行研究之費用9,357千元。
 (7)購置試驗藥品、試驗材料、玻璃器皿、塑
   膠耗材、照相材料、影印機耗材、電腦及
   其周邊設備可拆卸分別處理之耗材、各種
   農藥、肥料、農機具用油、小型試驗儀器
   、零件、農機具、試驗機臺等4,124千元。
 (8)試驗報告印刷費、申請專利費用、實驗大
   樓及田區保全、清潔、試驗田間管理勞務
   承攬及雜支等各項業務所需相關經費459千
   元。
 (9)溫網室及實驗室等建築物所需之修繕養護
   費20千元。
 (10)各項試驗機械、儀器設備及種原保存庫等
    保養維修費315千元。
 (11)國內差旅費1,101千元。
 (12)試驗材料及農機具等搬運費15千元。
2.設備及投資1,199千元。 
 (1)購置乘坐式整地作業機等設備645千元。
 (2)購置試驗所需電腦、軟體等設備369千元。
 (3)購置飲水機及冷氣機等設備185千元。
18,616,000
2000 業務費 17,417,000 16,743,000 674,000 4.03%
2006 水電費 658,000 1,186,000 -528,000 -44.52%
2009 通訊費 35,000 36,000 -1,000 -2.78%
2015 權利使用費 431,000 25,000 406,000 1,624.00%
2018 資訊服務費 322,000 10,000 312,000 3,120.00%
2021 其他業務租金 580,000 50,000 530,000 1,060.00%
2033 約用人員酬金 9,357,000 3,091,000 6,266,000 202.72%
2051 物品 4,124,000 7,377,000 -3,253,000 -44.10%
2054 一般事務費 459,000 2,501,000 -2,042,000 -81.65%
2063 房屋建築養護費 20,000 765,000 -745,000 -97.39%
2069 設施及機械設備養護費 315,000 970,000 -655,000 -67.53%
2072 國內旅費 1,101,000 127,000 974,000 766.93%
2081 運費 15,000 12,000 3,000 25.00%
3000 設備及投資 1,199,000 1,106,000 93,000 8.41%
3020 機械設備費 645,000 1,106,000 -461,000 -41.68%
3030 資訊軟硬體設備費 369,000 119,000 250,000 210.08%
3035 雜項設備費 185,000 200,000 -15,000 -7.50%